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1|回复: 2

[建议与疑问] 如何应对日本的“偏狭的领土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我结束了在北京的三年任期回到日本。在北京国际机场的书店里,我购买了大量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以致在最后几分钟才开始登机。慌张地走进飞往东京的日本航空机舱,想要把行李放在上方行李架上的我无意识地挪动了一下横在那里的黑色皮箱,想要腾出一块儿地方出来,谁知却遭到一个日本老人的愤怒声讨:“你这个中国人,不许碰我的地方!”

由于我抱着大量的中文读物,所以被误认成了中国人。离开日本三年之久的我再次深切地认识到了日本人“偏狭的领土意识”。

在一个四周环海,领土面积仅有黑龙江省八成(3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里,生活着1.2亿日本人。并且,日本国土的四分之三都是不适宜居住的山岳地带,其人口密度是与中国不能相比的。所以,每个日本人都在为“确保自身的领域”而努力挣扎和奋斗着。导致的结果是,日本人形成了一种中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偏狭的领土意识”。

可以用日本料理来举例。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即便是会席料理、寿司、天妇罗、荞麦也都要事先分成每个人一份,摆在各自面前。如果换成像中国菜的吃法那样,把一大盘菜摆在桌子中间,大家各自取食的话,好不容易营造出的和谐气氛便会变得险恶异常。之所以说会变得险恶,是由于中国式的吃法会造成别人的筷子伸到自己面前,而日本人无法接受自己的“领土范围”受到“侵犯”。同样的道理,在中国,筷子通常是竖着摆放,而在日本,筷子通常是横着摆放的,借以向对方示意“我没有侵犯你领土的想法”。

开场白有些长了,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钓鱼岛问题。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变得乌云笼罩。于7月1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杨洁篪外长与玄叶光一郎外相的中日外交会谈好像是拳击比赛。12日,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提出抗议。过往“熟悉的光景”在日本已然重现。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造访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丹羽宇一郎驻华大使,也取消了原从7月16日计划的甘肃省访问,被日本政府临时召回。

此次钓鱼岛问题爆发的源头是“妄言政治家”东京都知事(东京市市长)石原慎太郎在今年4月16日的一段宣言:“东京都将购买尖阁诸岛(钓鱼岛)。”此后,野田首相在7月7日做了如下发言:“从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尖阁诸岛(钓鱼岛)的观点出发,政府将联系岛屿的所有者,综合探讨岛屿(国有化)的方案。”对此,中国予以反击,中日两国陷入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对于钓鱼岛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侧面进行考察。

第一是日本方面所主张的“所有者”问题。

在日本,我是第一个报道有关“钓鱼岛所有者”新闻的人。那是1996年10月的事情了。在那之前的一个月,我结束了在北京大学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返回日本,重新做起了新闻周刊杂志的记者。在中国留学期间,由于经常与中国的教授、学生们讨论“钓鱼岛问题”,我对这个由日本实际控制着的群岛产生了兴趣,回国后与另外一名记者一起进行了相关调查。

在冲绳县那霸市的法务局,我们对土地登记进行了调查。钓鱼诸岛由5个岛屿、4个裸露岩石组成。于1974年,在冲绳县石垣岛市一个名叫宇登野城的地方被登记入册。根据登记簿副本所记载,4个裸露岩石没有所有者,其中最小的大正岛(面积4万1368平方米)归日本国财务省所有。

另外,登记簿上还记载着关于剩下 4岛的内容:“钓鱼岛(面积364.1983万平方米)、南小岛(面积32.4628万平方米)、北小岛(面积25.8824万平方米)归A氏(男性)所有。久场岛(面积87.4049万平方米)归B氏(女性)所有。”

在东京北郊琦玉县的一户富豪家里,我们了解到B氏和A氏是母子关系。

于是,我们拜访了这一家。等说到正题时A氏大吃一惊,用一句“无话可说”拒绝了采访。采访到母亲B氏时,她如是回答:

——钓鱼诸岛是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原委买下的?“购买钓鱼诸岛,大概是1973年到1974年之间的事吧。之前的所有者和我们家是熟人,这才买下来。绝对不是有所贪图或以出名为目的。”

——就没有什么政治性意图吗?“我家是当地连续17代的大地主,与什么政治团体没有任何关系。之前的所有者打算卖掉的时候,很多人都报名投标,但是能够得到卖方信任,纯粹为了保护岛屿自然的恐怕也就只有我们家了。”

——岛屿的管理情况怎么样?“每年要向冲绳县石垣岛市缴纳固定资产税,由于交通十分不便,岛内连住宿设施都没有,我只去过当地一次,现在也没有管理,什么也没做。

前些天(1996年7月),(日本)政治结社在北小岛建立了灯塔,我们没有接到任何事先通知。自己家岛屿的事情在国外也引起了骚动,我们对此非常困惑不解。”

——中国也在主张岛屿的领土权,对于这个存在很多纠纷的岛屿,您没有要卖掉的打算吗?

“一直也没有想要把岛卖掉的打算,就算给很多钱,也不打算卖给别人。永久地保持岛屿上的大自然,这是我和之前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以上就是采访内容。把她的话进行补充就是,早在1932年,那时实际控制钓鱼诸岛的日本政府,把所有权转让给了在当地开设干制鲣鱼工厂的古贺辰四郎。在那之后,由于日本战败,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置于美国政府管辖之下。可是每年古贺家仍然继续向由美国占领的冲绳政厅缴纳固定资产税,所以被认定为是事实上的“继续所有”。

由于古贺辰四郎先生的儿子古贺善次郎没有子女,1971年美国向日本移交冲绳后,他便把岛屿卖给了AB母子俩,卖价据说是一坪(约合3.3平方米)30日元(约合2元3角人民币)。总之大约以4630万日元(约合36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四岛。

到当地一打听AB母子俩,附近居民纷纷说道:“不愧以前是村长,现在也是非常稳重得体的一家。”由此看出,他们确实不是以投机目的或者政治目的来购买钓鱼岛所有权的。总之,就像B氏自己说的那样,以“保持岛屿的自然状态”为目的,“再多的钱也不打算卖”。

我把这一连串的事实都写在了杂志上。可是此次,石原都知事发表言论,说得好像所有者已经承诺了将岛屿卖给东京都似的。或许是母亲B氏已经仙游,其子A氏所持的想法与母亲不甚相同吧。

说到钓鱼岛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上所述的日本人“偏狭的领土意识”。这个问题比“日本国内的所有者”的问题更为深刻。现今的日本,除了与中国的领土问题之外,还存在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领土争端问题以及与韩国之间的竹岛(韩国称为“独岛”)领土问题。这两者对于日本来说都可谓是辛酸的血泪史。

北方四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是日本的领土。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以苏联对日宣战为条件,认可了在日本投降后将北方四岛的归属权划归为苏联所有。当时的美国为了尽快摧毁日本帝国,将北方四岛作为了赢得苏联支援的诱饵。在之后的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也按照与美国的协议占领了北方四岛领土。

然而,之后的事情才是美国的狡猾之处。1951年9月,作为太平洋战争终结条约的《旧金山和约》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同时签署。在《旧金山和约》中,关于北方四岛的记载,美国却故意含糊其辞。根据日美当事人证言,当时正处于冷战初期,而日本被美国充当了防御苏联的碉堡。为了使苏联(俄罗斯)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美国故意采取了暧昧的表述方法。

即使已经过了60多年,当时的苏联已然解体,但在当时美国所勾画的“理想状态”却依然持续至今。日本与俄罗斯甚至没能缔结和平条约,北方领土依旧由俄罗斯所占领。

另一方面,竹岛是位于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中间线的海岛。竹岛在古代是无人岛,于1905年正式被日本政府编入岛根县。但是随着日本的战败,从1952年起,韩国开始实际控制该岛。直到1965年实现日韩邦交正常化为止的13年间,有328艘日本渔船被韩国扣押,3929名日本人被扣留,其中44人死亡。1965年以后,如此的粗暴事件逐渐减少,而竹岛由韩国实际控制至今。

就这样,与俄罗斯及韩国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考验着抱有“偏狭的领土意识”的日本人,直到今天仍在持续。所以,回顾目前由日本实际控制的钓鱼岛,我认为日本方面对中国妥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想在今后取得钓鱼岛的所有权,有“硬策”(强硬策略)和“软策”(迂回策略)两种选择。所谓“强硬策略”,就是中国加速实现亚洲霸权国家的主导地位,在某一天命令人民解放军突袭钓鱼岛夺取岛屿主权。

另一种“软策”,则是对日本的做法不予理会,全力游说日本的“宗主国”——美国。

5月上旬,在黄岩岛问题上中国与菲律宾关系曾一触即发。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并没有在南海区域指挥,而是对美国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访问。而后,中国成功地通过美国对菲律宾的施压,缓解了菲律宾方面的过激行动。

钓鱼岛问题也是同样,从长期战略的角度看,中国应该对日本采取何种战略呢?上策当然是“软策”。如果美国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对日本进行施压,不管抱有何等“偏狭的领土意识”,日本人也不得不放弃这些小岛。

不言而明,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的态度越为强硬,日本也必然以同样强硬的态度进行反击。中日间如此无休止的对峙只会消耗彼此的国力而别无二用。盛夏到来,需饮冰消暑,中日两国又何乐而不为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17 01:22 , Processed in 0.01246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