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代中期之後走向重摇滚,编曲上屡屡突破以往简单的吉他民谣,美雪再度为新音乐添上新衣。八五年九月「孤独的肖像」迎合当时流行乐的身影,内容虽是美雪惯有的挣扎内心戏,但以呐喊式的唱腔呈现,这是美雪歌唱轨迹中的一次转折。该年十二月发行的单曲「冷漠的别离」,请来盲人男歌手史提夫汪达(现已重见光明)跨刀,雪迷们在歌中所听到的口琴声即是史提夫汪达的纯熟演出,整曲长达七分钟,由仓田信雄这位夜会幕後的音乐鬼才编曲,呈现东西洋音乐的华丽交融,史提夫的口琴声令歌迷听到耳根出油,却也意外地和美雪的哀凄歌声很协调,爵士、蓝调、民谣三种元素各展风采,是笔者认为美雪单曲中最有特色者。 八六年美雪的创作给人全新的感觉,已看不到八○年中期以前的民谣气味。六月发行的「我的暑假」,无论词曲、编曲在当时看来都是十足前卫的偶像派,此曲的MTV有卡通穿插其中,以各种物品的开头发音来呈现歌词,剪接成快速变换的影像,是NHK当年「大家的歌」单元曲。九月「回头顾盼的美人」以及十一月「山猫」内容题材也都独树一格,尤其是後者歌中提到怀孕生产的情节与美雪她家从事的行业─妇产科正好不谋而合。这一年美雪的大转变在乐评家眼中或许不以为然,甚至以失败之作来形容,但笔者却很欣赏美雪这样的转变,即使以「厚化妆」的方式展现,但也是美雪生命热力的「自然」之作。八七年「御机嫌如何」美雪曲风稍微拉回民谣走向,但编曲上电子音乐的浓厚实验性则营造出新的创作空间,八八年的「面具」由美雪作词、摇滚乐团创作歌手甲斐 yoshihiro作曲,用蓝调民谣唱出歌手的沧桑心声,该年十月的单曲「泪─Made in tears─v开启美雪与濑尾一三共同制作的起点。八九年「明天」是首具有无形杀伤力的创作,两曲後来都成为美雪的失恋招牌歌,尤其後者在公信榜上更曾占据数十周,使得美雪的八○年代歌唱生涯至此谱上完美阶段。
九四年美雪为野岛伸司导演的「无家可归的小孩」所谱的单曲「天空与你之间」,此曲随剧情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也变得脍炙人口,发行当周登上公信榜冠军,美雪也成为所谓七○、八○、九○年代皆有冠军单曲的保持人。九五年再接再厉,「旅人之歌」是「无家可归的小孩2」主题曲,以上两张单曲皆突破百万销售。九六年「只不过是爱」、九七年「爱情物语」是「hamidashi刑警-情热系-剧场」主题曲。九八年二月「命的别名」再度成为野岛伸司导演作品「圣者的行进」主题曲,配合剧本而做,词意发人省思。同年十月单曲「不敢眨眼」又与山田洋次的电影作品「学校3」结缘,美雪再次以呐喊式的歌声唱出佳作。她歌声中的生动张力正好与这些应电影电视剧而创作的曲子不谋而合。最近期的佳作是两千年七月「地上之星」,从该年发售迄今已两年,仍时常出现在公信榜上,打破美雪自己以往的单曲纪录,与「车前灯、车尾灯」同为NHK Project X 的片头片尾曲,此为美雪献给广大市井小民的作品,内容苍劲有力、简洁隽永,十足抚慰人心,也许正是受到欢迎的原因。
除了单曲中主打的A面曲以外,其实美雪单曲中所谓的B面曲隐藏着不少感人的好歌。「时代」的B面曲「受伤的翅膀」与「时代」一样具有振奋人心的精神;「别离曲」的B 面曲「月台上」诉说着游子流浪异乡的惆怅;「回忆河」的B面曲「凤仙花」则是首献怀念友人之作;「再生」的B面曲「小丑」是首描写欢场的酒歌;「悲笑」的B面曲「走在雾中」表达对爱的迷惘;「明天将是好天气」的B面曲「来自杏村」充满梦幻又浪漫的晚霞色彩;「横恋慕」的B 面曲「勿忘草再次盛开」诉说别离之苦,将切切深情寄托思念列车;「那个女孩」的B面曲「海浪之上」以冲绳的海上风景为背景道出一段半醉半醒的恋情;「冷漠的别离」的B面曲「show time」编曲动感十足,灿烂新颖,美雪藉由歌词表达对新闻媒体的诙谐嘲讽;「我的暑假」的B面曲「传言」是美雪八六年充满神秘诡谲之作;「回头顾盼的美人」的B面曲「无论在何处」采用电子音乐表现柔性典雅之特质,但美雪在歌词中仍化身寻不到爱的女子;「山猫」的B面曲「海边寓所」有美雪单独的吉他弹唱,内容为港边朴实的民谣记事;「御机嫌如何」的B 面曲「砂糖」更是活生生的私小说情节,将一个舞娘与负心汉和私生子之间的扑朔迷离化为如砂糖般华丽,美雪则像个说书人唱作俱佳,蓝调曲风中的神韵令人想掉泪。「泪─Made in tears的B面曲「机场日志」曾由药师丸博子演唱,美雪重新诠释更有一番沧桑韵味;「明天」的B面曲「good-bye girl」与「只不过是爱」的B面曲「睁开眼睛第一个想看到你」都是也是美雪式情歌的必听曲;「爱情物语」的 B面曲「幸福」采演歌的旋律谱成,是美雪为小林幸子创作的歌,国内则由任贤齐翻唱成带点武侠味道的「伤心太平洋」,而美雪自身再次诠释的版本更能贴近原作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