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0|回复: 3

[建议与疑问] 娃娃独奏会登音乐殿堂该不该开?去不去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0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3月17日8岁小女生张恪然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了自己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之后,4月14日,另一位8岁的小姑娘郝芯蕾也将独自登上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事实上,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琴童登上了人们心目中的音乐殿堂,这让很多人一方面惊叹于他们的天分和幸运,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些许疑问:什么样的孩子才可以在星海音乐厅这样的地方举行独奏音乐会;是否也可以租场为自己的孩子办一场;该不该带自己的孩子去现场观看;看同龄人的音乐会是否比看名家音乐会更励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张恪然和郝芯蕾的指导老师潘芳芳、著名钢琴家李淇、音乐教育家罗慧山等。

Q&A

显而易见的好处

广州日报:普通琴童家长是否也都可以租场为自己的孩子举行独奏音乐会?

潘芳芳:我们一场音乐会的准备期长达1年,每周六日她们到我这里除了集体练琴,还要一起读名家传记、看碟片,学习很多音乐之外的知识。她们不觉得练琴是很累的事,是因为我在如何让孩子热爱音乐这方面,下了很多工夫,而她们之间也有竞争。

广州日报:郎朗曾出书讲述自己被爸爸“打”成材的经历,和您宣扬的快乐学习古典音乐相悖?

潘芳芳:郎朗的书我看过,我也认识他的老师。因为他的书,可能使更多家长认为要学成任何事都必须经历苦难,但其实他老师透露,郎朗并不是他爸爸打出来的。谁都会打,但郎朗为什么只有一个?是因为他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不热爱根本没法子从事这一行,只是他强化了那段经历而已。

舞台让孩子得到更多锻炼

同龄人的音乐不会听不懂

“中国弹得和牛牛一样好的,其实不少;像郎朗一样有天赋的,也很多。但是,中国在全世界知名的钢琴家,我们却只能数出那么几个。我们的孩子需要的,其实是能让人认识他们的舞台。”香港钢琴音乐协会及澳门钢琴协会中国赛事总监潘芳芳,是“杰出少年演奏家艺术团”的创始人,她透露,自己的小团员们都是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等赛事中出现的好苗子,鉴于以往很多赛事中闪光的“天才”都在比赛结束后很快销声匿迹,她决定组建这个团队,对有天赋和才能的孩子们进行全方位包装,包括举行音乐会、录制唱片等,郝芯蕾14日这场音乐会就会录制成DVD推出。潘芳芳说,她不希望琴童去参加太多钢琴比赛,因为即便取得名次也未必有好出路。“杰出少年演奏家艺术团”的初衷是希望能利用舞台训练孩子。

同龄人的音乐不会听不懂

记者在宣传单张上看到,张恪然、郝芯蕾的独奏音乐会门票最高280元、最低100元,比星海音乐厅某些由知名钢琴家领衔的音乐会票价还高不少,远远超过一般的普及型音乐会。星海音乐厅市场运营总监杨震告诉记者,现在星海一年有十几、二十场孩子自己的音乐会,多由音乐老师和培训机构操刀,也有一些演出公司办的,但票房大多一般。而曾举行过多场儿童音乐会的潘芳芳则表示,这类演出的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如果说听一些大师级演奏家的音乐会有距离,那么,听同龄人的音乐会就不会,孩子们甚至会觉得:她能做到,我也可以。”

Q&A

不得不说的担忧

广州日报:琴童举办独奏音乐会应达到怎样的标准?

李淇:首先,学习正确,作品该怎样就怎样,“离谱”了就不要开;其次,要具备一定才能并选择合适的曲目,不要挑选那些非力所能及的作品,不要因为想一鸣惊人,而选择高难度的作品。

广州日报:娃娃级的独奏音乐会,其他琴童家长该不该买票带孩子去看呢?

李淇:还是应该有所选择,如果舞台上的孩子弹得好,自然有激励作用,但如果弹得不好,被观众轻易就能发现毛病,反而有负面效果。比如有的孩子,乍一看弹得像郎朗一样,闭上眼睛听的话,就一塌糊涂。这样有时挺唬人,现场反响可能很好,但其实对人对己都不好。

太“离谱”的孩子会跑歪

曲目选择勿妄图一鸣惊人

据悉,广州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很多剧院、音乐厅都是只要付钱就可以租用场地举办演出,一些场地的租金也并不是特别高昂。说到近年有些琴童拿了一些奖项后就举行独奏音乐会,著名钢琴家李淇表示,盲目跟风不好。“10岁之前能开独奏音乐会的,一定是极少数,要知道当年刘诗昆、殷承宗等都是公认的神童,他们也是八九岁才举行独奏音乐会,太早了没好处,只会让孩子和家长盲目自信。”

李淇说:“第2届广州钢琴公开赛时,东莞赛区一个11岁的孩子没能进入前5名,他妈妈给星海音乐学院黎颂文教授附上一张DVD。那是这个孩子3个月前在东莞举行独奏音乐会的现场光碟,黎教授让我也看了一下,惨不忍听。”李淇认为,学钢琴还是应该按部就班,否则对孩子是很不利的。

不久前李淇在星海音乐厅与自己的得意门生6岁开始跟他学习的14岁少年吴君麟举行了一场师生音乐会,他说自己从不随便给学生开独奏音乐会,吴君麟也是到了差不多10岁时才第一次举行一个小范围的独奏音乐会。李淇对于东莞那个孩子相当惋惜:“他也有一定的才能,由于老师的问题,他选择的曲目太难了。”李淇直言,一些老师的功利思想往往会误导家长,而当孩子自身还存在很多演奏方法上的问题时,盲目自信带来的危害则更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罗慧山则认为,传统的独奏音乐会必须是具有一定资格的音乐家才可以举办,但中国学钢琴的孩子太多,有两种情况都是可以的。“一、真的非常有天分的孩子,比如牛牛;二、不是天才,但音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也弹得比较出色,希望能把自己这方面才能向亲朋好友及更多的同龄人展示,这时也不用太纠结。神童的音乐会当然是把炫技放在第一位,而第二种情况,选曲要特别讲究。”

记者手记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举办独奏音乐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曲目越来越难。这本是一把双刃剑,无奈钢琴教育领域鱼龙混杂,甚至曾出现过教授家的小保姆也自立门户当上钢琴老师的“趣事”,因此,想到借专家之口让更多家长对其利弊都充分认识,从而端正心态,更好地引导孩子。

舞台锻炼对琴童树立信心、对同龄人的示范作用,都不言而喻,只是时机上需要好好把握,勿为开而开。事实上,和考级、比赛一样,即便在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也并不宣告天才的出现。音乐的路和人生一样,很长,耐力有时比起跑线上的输赢更加重要。

专家指引

老师把关不虚荣不功利

提高音乐素养多听多看


罗慧山透露,自己从事多年钢琴教学,但今年才决定帮一个孩子举行独奏音乐会,而他会尽量为学生选择有内涵而不是高难度的作品,让观众通过这些作品,看到一个11岁孩子对于音乐的想法和表现力,让大家能够感受到小孩子眼中的音乐是怎样的。“出于功利目的或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很多老师光注重技巧,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认识和感觉。”罗慧山认为,娃娃办独奏音乐会,老师一定要把好关,不能让人感觉太自娱自乐。

很多琴童家长都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速成”,事实上,即便真的天才也不可能。但学习如能用对方法,是可以少走弯路的。李淇表示,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听音乐会,而且乐队、指挥、演奏家的水平越高越好。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录音师,杨震也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欣赏高端音乐会。“大多观众更在乎的是名气,而不是听后自己孩子的音乐素养能提高多少。”目前也在星海音乐学院授课的杨震说:“培养孩子的综合音乐素质,一定要多听多看,即便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欣赏的数量和厚度仍有欠缺。”
发表于 2012-4-11 0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喜欢去看的话,就可以去看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0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idouxx 发表于 2012-4-11 02:12
你喜欢去看的话,就可以去看

喜欢的不一定都能拥有
发表于 2012-4-12 0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日の星星 发表于 2012-4-12 00:02
喜欢的不一定都能拥有

观看了,也不等于拥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6-8 15:44 , Processed in 0.01630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