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0|回复: 22

原来白暨豚已经灭绝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3 01: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中的白暨豚被宣布灭绝  
白暨豚-地球上最罕见的哺乳动物种类之一,很有可能在长江中灭绝了,瑞士动物学家August Pfluger和他的合作伙伴在为期6周对3300公里段长江的考察过程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的踪迹。  

对鱼类的过份捕捞、长江上越来越多的船只运行,破坏了白暨豚的生存环境,使这种稀有的古老淡水豚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2006年12月13日,由瑞士人August Pfluger发起的长江考察结束,然而结果令人失望:考察团在为期6周的航行中未能找到一只白暨豚。August Pfluger说:“就算是还有一、两只白暨豚得以幸存,我们也不认为它们还有生存的可能。”  

“我们来得太晚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悲剧,我们失去了一种罕见的动物种类。”


将近2000万年的古老动物  
   
另外,水坝也破坏了白暨豚的生活空间。长江三峡大坝分割了白暨豚的生活区域,使白暨豚在劫难逃。  

这种视力几乎为零的淡水豚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000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豚类。白暨豚的灭绝,对于专家们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河流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前途未卜。  

————————————————————————————

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难过……从小就是被灌输着这东西是我们国家的活化石是国宝这种精神长大了,尽管有说法地球每天都有一个物种灭绝,不过这么熟悉的东西真的灭绝了,心情还是不同,真不是滋味,而且竟然是因为修建三峡大坝而灭绝的……天哪~~真是心情矛盾,三峡也许能造福百年,但它带来的自然灾难想必绝不是灭绝一种动物而能结束的。

任何一个物种低于五十只都不可能再继续繁衍了,不知道哪一天我们的中学生物课中带学生看白暨豚的模型时告诉学生们它是我们最熟悉的灭绝的动物。






发表于 2007-2-13 05: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三峡本身就有问题
发表于 2007-2-13 0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不知道说什么了。
发表于 2007-2-13 10: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央视上还报道有出现,而且图像画面历历在目,在河面上跳得很欢。
发表于 2007-2-13 1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怕看这一类的报道。心痛。痛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3: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白暨豚因为我们都太熟悉了所以对应它的灭绝很痛心,但被污染的长江上有多少物种在灭绝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是不会报道的……
发表于 2007-2-13 1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新闻说,如果50年内再也没能发现的话就能下定论了
发表于 2007-2-13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没有发现而已,不代表真正的灭绝了
发表于 2007-2-13 15: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说的,证实动物的灭绝也是需要一段时间过程的,可能要经过几百年,所以不一定这么快灭绝。
发表于 2007-2-13 1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仅仅意味着以后吃不到了。这是它灭绝的主要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2-13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中国的专家也是这么说的,50年不见才能定论,但是就算不是一条不剩,在某个角落还存在个三五只也没什么意义了,不能满足种群存货的必须条件,已经可以宣告灭绝了,而且白暨豚也无法像熊猫一样进行人工的培育和保护,长江的破坏太严重了,所谓的白暨豚保护区一只白暨豚都没有,全是空的,目前只有和白暨豚是远亲的江豚了,而且离灭绝也不远,目前所谓的白暨豚保护已经是指对江豚的保护了。
据说华南虎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有人工养殖所以不能说灭绝,但它的基因已经不够纯种的繁衍了,只有杂交品种,所以早已名存实亡。
发表于 2007-2-13 21: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长江淡水豚中外联合考察圆满结束(水生所网) 2006-12-18 14:25:53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http://www.ibaiji.org/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瑞士白鱀豚保护基金会(Baiji.org)联合组织的2006长江淡水豚考察于2006年12月13日圆满结束。考察队员主要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鲸类专家组成,分成目视观察组、声学监测组和水质采样组。考察自2006年11月6日开始,历时39天,主要对宜昌——上海长江干流江段淡水豚状况进行了往返监测,并沿江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实际考察里程近3400公里。
        该次考察使用了两艘大型科学考察船,即中国科学院“科考1号”和“中国渔政42003号”。目视观察平台设在距水面约5米高的两船船顶,前排由3名观察员手持小型望远镜不间断地对江面进行监视,后排由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使用专门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引进的高倍望远镜同时进行监视。这种高倍望远镜是首次在长江淡水豚考察中使用。考察路线采用国际标准的截线抽样法进行设计,目视观察资料将采用最新的“距离(Distance)”软件进行分析,这也是首次用该方法和软件对长江干流淡水豚的种群状况进行评估。声学监测主要采用两套系统。一套用于实时监测白鱀豚的低频“哨叫声”;另一套“数据记录仪”系统用于记录江豚和白鱀豚的回声定位信号的发声事件,记录结果可以用于计算动物的头数和距离。
        从宜昌至上海1667公里长江干流江段中,根据此次考察结果初步分析,分布江豚仅700~900头(另外,根据近年对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调查分析,两个湖区分布的江豚数量分别约为400头和150头)。因此,估计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约有1200~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声学考察的结果跟目视观察的结果非常吻合。同时,我们在干流记录到19829艘交通船和1059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约有12艘船只。
        通过此次考察,中外专家认为:1)考察期间没有发现白鱀豚,但仅凭此次考察的结果并不能说明白鱀豚已灭绝,反过来更进一步说明白鱀豚的状况十分濒危;2)江豚数量也呈明显的锐减趋势;3)考察结果表明,作为长江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顶级捕食者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长江生态与环境不容乐观。
        负责此次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博士表示,必须从白鱀豚的濒危现状吸取经验和教训,不能让长江江豚重蹈白鱀豚覆辙;当务之急是加强长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及时开展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使长江真正成为永久造福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母亲之河,生命之河。
发表于 2007-2-14 0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取得终归会去~社会要发展的~总有某些部分会被淘汰~当然也会有某些部分不幸地被消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们总是为失去而感到悲伤~也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情感吧……
发表于 2007-2-14 14: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大熊猫这样,需要人介入维持的。我认为已经可以算是灭绝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1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部分总要淘汰……不过它是因为人类才灭绝的,总会有点像杀了人心里产生的愧疚吧,它不是自然而然灭亡的,而是被人类害死,一个如此古老的物种,甚至是一个科~
也许以后地球上只剩下老鼠、蟑螂和人类了……
发表于 2007-2-14 19: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以后地球上连老鼠、蟑螂都灭绝了,只剩下人类……
发表于 2007-2-14 2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玫瑰火红 于 2007-2-14 19:29 发表
 
 
也许以后地球上连老鼠、蟑螂都灭绝了,只剩下人类……

玫瑰應該也會在吧..........
发表于 2007-2-14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豚小子 于 2007-2-14 20:06 发表

玫瑰應該也會在吧..........


那会儿,偶玫瑰的辫子早翘到火星去咯。。。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2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我觉得人类应该灭绝的比老鼠和蟑螂早吧……毕竟人类灭绝了也没人统计它们灭绝没灭绝了~~

据说蟑螂才是地球上繁衍最高级的生物,无性繁殖,掉了脑袋、不吃不喝都能活三个月,上到人吃的东西,下到人不吃的东西,只要是它能啃的它都吃,所有的动物都应该向它学习,但就是因为太小强了,所以不招人心疼,和养花一样,越是娇贵的不好养的才越让人爱。
发表于 2007-2-14 2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弱肉强食,我就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淘汰”的人----------已经被“蚕食”地差不多了。无话可说

“动物世界”,今天你看了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07-2-14 2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人类毕竟是高等生物,就算退一万步说,即使是弱肉强食,狐狸也懂得把兔子都吃光了自己就会饿死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07-2-14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寿命长档次就高啊,这个要弄清楚
发表于 2007-2-25 05: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海 于 2007-2-14 21:56 发表
是我们人类毕竟是高等生物,就算退一万步说,即使是弱肉强食,狐狸也懂得把兔子都吃光了自己就会饿死这个道理……

那是因为他一下子捕不了那么多,
你把狐狸也想得忒聪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3 21:47 , Processed in 0.02221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