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06|回复: 12

回憶總是亞勳的 - 音樂篇 (華裔歌手進軍東瀛記事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0 16: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轉自http://miho0311.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html
作者:FUN


回憶總是亞勳的 - 音樂篇 (華裔歌手進軍東瀛記事錄)

翁倩玉-1950年1月24日出生於台灣台南縣柳營鄉,其後隨父母移居日本。1963年被發掘拍攝第一部電影『大波浪』,1967年更加入樂壇推出細碟『たそがれの赤い月』(黃昏的紅色月亮)。1968年翁倩玉回歸台灣擔當電影『小翠』的女主角,而1972年的『真假千金』更為她贏得第1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不過令翁倩玉真正登上事業最頂峰的就是於1979年2月25日所推出的細碟『魅せられて』(愛的迷戀)了。『魅せられて』,由流行曲教父筒美京平負責作曲編曲,曲風華麗,十分配合翁倩玉的高貴優雅形象,而那套像孔雀開屏的打歌服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魅せられて』最後更攀升至Oricon細碟榜榜首,並連踩9個星期冠軍,銷量衝破120萬。1979年年終的大大小小音樂賞項,大部份亦都成為翁倩玉的囊中物。而於除夕夜所舉行的日本唱片大賞中,翁倩玉更擊敗了勁敵西城秀樹獲得大賞。而同晚所舉行的紅白歌合戰中,翁倩玉亦當然被邀出席,當晚她佩帶了一套價值100萬港元的珠寶,成為紅白史上的一項紀錄。近年翁倩玉致力主持的工作外,還積極行善,對社會有相當貢獻。2004年她更貼緊潮流,找來Pizzicato Five的主理人小西康陽為其代表作『魅せられて』重新編曲,加入新元素並推出single『魅せられて2004』。





Single - たそがれの赤い月 (黃昏的紅色月亮)





Single - 魅せられて (愛的迷戀)

歐陽菲菲 - 於60年代已在台灣成名的歐陽菲菲屬於第一代到日本發展的華裔歌手,1971年她簽約日本東芝唱片並於同年9月5日推出首張細碟『雨の御堂筋』(雨之御堂筋)。歐陽菲菲的野性奔放形象馬上贏得很多中年男士及草根階層人士支持,『雨の御堂筋』火速打上Oricon細碟榜10大(最高第1位),同年亦囊括多項新人賞,當中包括唱片大賞新人賞(同年出道的還有小柳瑠美子及南沙織)。而其後所推出的細碟如『雨のエアポ-ト』(雨之機場)、『恋の追跡』(戀愛追蹤) 及『恋の十字路』(戀愛十字路)也大受歡迎,全部均打上Oricon細碟榜10大。1972年除夕夜的紅白歌合戰,歐陽菲菲亦被獲邀出席,成為史上第一位入選紅白的外國歌手,其後她更下嫁了賽車手式場壯吉入籍日本。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可說是歐陽菲菲在日本樂壇的冬眠期,直至1982年9月21日所推出的『ラブ・イズ・オーヴァー』(Love is Over)才令她再創事業高峰。『ラブ・イズ・オーヴァー』最後於1983年年底登上Oricon細碟榜冠軍位置,上榜超過50個星期。此曲更榮獲第25 屆日本唱片大賞的長期暢銷賞。年近60的歐陽菲菲至今仍活躍台灣及日本樂壇,在剛過去的12月她才於日本全國多個地方舉行出道35週年的紀念演唱會。







Album - 歐陽菲菲 Best 30 (精選)





攝於35週年的紀念演唱會記招上 (2006年)





陳美齡 - 出生於1955年,曾就讀香港瑪莉諾中學的陳美齡,在中學時期已是校內的活躍份子,經常參與不同的音樂活動,最喜歡就是拿著木結他自彈自唱英文民歌。16 歲時被唱片公司發掘灌錄唱片,一曲『Circle Game』令她走紅樂壇。未幾,陳美齡的名聲更紅至日本,連享負盛名的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也邀請她到日本發展。1972年11月25日,陳美齡以英文名『アグネス・チャン』(Agnes Chan)推出了首張細碟『ひなげしの花』(虞美人之花),其可愛形象:短裙 + 白長襪 + 爆牙 (日本稱此為八重齒) 立即捲起一陣Agnes旋風,搖身變為當紅偶像,『ひなげしの花』更打上Oricon細碟榜第3位。而其後所推出的『草原の輝き』(草原之輝; Oricon細碟榜第2位) 及『小さな恋の物語』(小小戀愛故事;Oricon細碟榜第1位) 均打上流行榜前列位置。1973年Agnes旋風持續,她更囊括了大部份音樂賞項的新人賞,當中包括最重要的新宿音樂祭金賞、日本歌謠大賞優秀放送音樂新人賞等等。雖然最後在唱片大賞的最優秀新人賞中給勁敵櫻田淳子擊敗,但被獲邀請出席同一晚的另一年度盛事紅白歌合戰也算是一個補賞吧。1973 - 1975年可說是陳美齡的事業高峰期,不單人氣高企,唱片成績亦十分不俗,更3度入圍紅白,實在是華人之光。到了1976年陳美齡突然宣佈暫時引退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攻讀社會兒童心理學學士學位,此舉引起了一陣轟動。1978年陳畢業回日,以學士歌手身份再戰樂壇,可惜聲勢大不如前。其後,她除了繼續發展演藝事業外,還積極到各日本大學講學及不斷進修,最後更取得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學位,可算是知性型藝人之鼻祖。1986年陳美齡下嫁其經理人金子力,育有 3名兒子。現時陳美齡除積極參與慈善工作外,並沒有放棄其銀色事業,2000年轉投新唱片公司後改走演歌/歌謠曲路線,主攻阿媽/阿爸輩市場。





Single - ひなげしの花 (虞美人之花)





Single - 草原の輝き (草原之輝)





Single - 小さな恋の物語 (小小戀愛故事)

尤雅 - 劉家昌愛徒尤雅以一曲『往事只能回味』走紅港台的同時,也曾被日本新力看中並以藝名『優雅』進軍東瀛。首張細碟『処女航海』於1974年3月21日發行,唱片公司為大力栽培特意找來七/八十年代流行曲教父筒美京平操刀作曲,曲風是屬於典型偶像流行曲路線。此細碟最高曾佔Oricon細碟榜第24位,作為非本土新人成績實在有交代有餘。但可惜的是當推出第3張細碟『異国の風』(異國之風)後便無以為繼。新力曾於2003年發行『Idol Miracle Bible Series』CD系列,當中也包括優雅精選,碟中除收錄『処女航海』及『異国の風』外,還收錄了她翻唱其他歌手的大熱作品,例如:渚ゆう子的『京都の恋』(京都之戀)及平山三紀的『真夏の出来事』(真夏的出來事)等等。





Album - Idol Miracle Bible Series : Yuya

樂嘉姊妹 - 樂嘉姊妹 (原名:Letilia Barber/Katharine Baber) 於1959年出生於香港,爸爸是美國人,媽媽則是香港人,中學時期就讀於佐治5世國際學校。樂嘉姊妹大概於1972年開始以孖生姊妹組合形式活躍於香港及東南亞等地,絕對是“Twins”的始祖,她們以唱英文歌為主並經常亮相電視節目,例如:歡樂今宵等等。她們的裝扮9成以上是穿超短裙配及膝長白襪,髮型通常是中間分界,紮孖辮配head bend。『樂嘉姊妹』於1974年被日本Victor唱片發掘到日本發展,同年以『リンリン・ランラン』(Ring Ring Rang Rang)之名推出首張細碟『恋のインディアン人形』(戀愛是印第安洋娃娃),歌曲推出後她們也相當受注目(Oricon細碟榜最高第27位),其後所推出的細碟包括:『陽気な恋のキューピッド』(活潑的愛神)、『恋のパッコンNO.1』及『ノックの暗号』(敲門的暗號),自此便銷聲匿跡。1999年的時候2人曾亮相日本電視節目,體型足足暴漲了好幾倍,很搞笑。



Single - 恋のインディアン人形 (戀愛的印第安洋娃娃)





Single - 陽気な恋のキューピッド (活潑的愛神)





1999年的樂嘉姊妹

鄧麗君 - 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的鄧麗君,原名鄧麗筠,自少便喜歡唱歌,10歲的時候因為參加了黃梅調歌唱比賽以踏入藝能界,1967年推出首張唱片,旋即走紅。鄧麗君優美抒情的曲風,不但贏盡港台兩地樂迷的歡心,還解凍了剛經歷文革冰封的大陸人民,她的歌拉近了兩岸人民的心,因此鄧麗君在中國大陸贏得『小鄧』的美譽 (大鄧是指當時中共國家領導人鄧小平)。1973年鄧麗君更被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邀請開拓日本市場,翌年4月1日正式出道並以英文名『テレサ・テン』 (Teresa Teng)推出首張細碟『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今夜或明天)。同年7月1日走輕演歌路線的鄧麗君推出第2張細碟『空港』(國語版:情人的關懷),此細碟最高曾攀升至Oricon細碟榜第24位,銷量接近15萬張,『空港』更令她獲得第16屆唱片大賞新人賞。1974 - 1978年間鄧麗君穿梭港台日3地樂壇,但可惜一次假護照風波令她被迫退守日本。1984年她再度出擊,找來名作曲家三木高志撰寫『つぐない』(償還)一曲。此曲一推出便大受注目,長期徘徊於Oricon細碟榜20-30位之間。年末,鄧麗君更憑『つぐない』奪得日本有線大賞及候選日本唱片大賞中的最優秀歌唱賞。1985年2月21日,鄧麗君推出細碟『愛人』,同樣大受歡迎,除攀上Oricon細碟榜第10位外,更2度獲得日本有線大賞。人氣當旺,85年除夕夜的紅白歌合戰,鄧麗君當然入圍,雖然一身楊貴妃裝扮被受劣評,但卻無損其亞洲歌姬地位。1986年2月21日,鄧麗君乘勝推出全新細碟『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寄身於時間洪流;國語版:我只在乎你),三木高志3度出手,再次泡製了另一經典。『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Oricon細碟榜最高第6 位)除令鄧麗君獲得再度亮相紅白及獲得唱片大賞的金賞外,更歷史性連續3年勇奪日本有線大賞,前無古人。其後,鄧麗君一直活躍日本樂壇,直至1991年方逐漸淡出。1992年認識了法籍男友Paul後更加深居簡出,旅居巴黎及香港兩地,鮮有亮相。最後,鄧麗君於1995年5月8日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42歲。5月28日,更在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台灣金寶山的『筠園』。





宣傳照 (1984年)





Single - つぐない (償還)



陳秋霞 - 1957年出生於香港的陳秋霞,8歲開始學習鋼琴,中學時期就讀於民生書院,15歲已通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最高級的第8級鋼琴演奏優選及格。1975年陳秋霞更憑自己作曲兼主唱的英文歌『Dark Side of Your Mind』獲得無線電視主辦的流行歌曲創作大賽冠軍,隨後立即簽約寶麗金正式成為歌手。1976年台灣導演宋存壽發掘了陳秋霞的演戲天份,執導了根據陳秋霞自己故事改編的電影『秋霞』,這部雖然是她出道的第一部電影,但已使她榮獲第1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創下了影齡最短的影后紀錄。1977年陳秋霞被發掘到日本發展,並於6月25日以英文名『チェルシア ‧チャン』(Chelsia Chan)推出了首張細碟.『インスピレーション』(Inspiration),雖然此曲成績平平(Oricon細碟榜最高第74位),但她的高音歌唱部份卻受到日本觀眾的高度讚賞。其後,陳秋霞再推出了一張細碟『ロンロングッバイ』(Long Long Goodbye)及一張大碟『マインド・ウェーブ』(Mind Wave)後便遠離日本樂壇。1981年陳秋霞下嫁了商人鍾廷森為妻,鍾廷森現為馬來西亞金獅機構的董事主席。在結婚之後,事業如日中天的陳秋霞選擇退出演藝圈,並移居馬來西亞,過著平靜的家庭生活。





Single - インスピレーション (Inspiration)





Single - ロンロングッバイ (Long Long Goodbye)





Album - マインド・ウェーブ (Mind Wave)



梅艷芳 -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由於母親覃美金是歌舞團搞手的關係,所以4歲開始便與胞姊梅愛芳踏足舞臺,邊讀書邊在荔園遊樂場、酒廊、歌廳等地方表演。1982年,18歲的梅艷芳參加了無線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以一曲『風的季節』摘下金獎。其低沉而富個性的聲音立即受到當晚的其中一位評判渡邊正文(日本TBS電視台監製)的青睞,並誠邀她代表香港參加翌年的東京音樂節。1983年3月梅艷芳帶著由顧家輝作曲、中西禮作詞的日語歌曲『唇をうばう前に』(強吻之前;廣東版:交出我的心)到東京參賽。同月,東芝EMI 亦為阿梅發行了細碟『強吻之前』(B面是心債日文版),但可惜阿梅在日本的知名度實在有限,所以細碟並沒有打上Oricon細碟榜100大。最後,阿梅在東京音樂節中奪得『亞洲特別賞』以及『TBS賞』(該年大賞則由Lionel Richie憑You Are及Joe Cocker & Jennifer Warnes憑Upwhere We Belong同時瓜分)。1984年2月,東芝EMI找來當時得令的作曲家林哲司為阿梅的第二張細碟『白い花嫁』(白色新娘;廣東版:不許再回頭) 作曲,可惜此曲依然未能擠身100大,自此阿梅就未曾再踏足過日本樂壇。





Single - 唇をうばう前に (強吻之前)





Single - 白い花嫁 (白色新娘)

陳慧嫻 - 出生於1965年的陳慧嫻是陳美齡的師妹,同樣是就讀瑪莉諾中學。初中開始已是校內活躍份子,屢次代表學校參加不同跟音樂有關的活動,早已是學界響噹噹人物。1983年被音樂人安格斯發掘,與另外兩名少女:陳樂敏及黎芷珊合作灌錄大碟『少女雜誌』,其中由陳慧嫻所主唱的『逝去的諾言』立即成為熱播歌曲,而唱片銷量更達白金數字。1984年暑假陳慧嫻乘勝推出個人大碟『故事的感覺』,進一步奠定其少女偶像歌手地位。同年陳慧嫻、陳樂敏及黎芷珊被日本寶麗金誠邀到日本推出『少女雜誌』日文版,但當中就只有慧嫻獲得推出細碟的機會。1985年1月25日陳慧嫻以英文名『プリシラ・チャン』(Priscilla Chan)推出首張細碟『千年恋人』(即逝去的諾言日文版),但此曲並未能打上Oricon細碟榜前100位。記得當時有香港樂評人狠批慧嫻的日文發音生硬得像在頌讀電報的羅馬拼音,那可算是她當年的一個小挫折。經此一役,陳慧嫻便專注在香港發展其歌唱事業,最後更成為80年代其中一位甚具代表性的女歌手。





Single - 千年恋人

林河廷 - 林河廷,中韓混血兒,少女時代於瑞士讀書。18歲時放暑假回港渡假,適逢無線電視舉辦健美小姐競選,林河廷報名參加,入選30名後憑著其精緻可人的面孔,立即被傳媒追捧成頂頭大熱,頓變風頭人物。林河廷首先於準決賽中先拔頭籌,奪得性格小姐,而最後更在總決賽上榮膺亞軍。(註:冠軍-馬清儀、季軍-劉美娟、殿軍-何美婷、第5名-黃景珍)可是當司儀宣佈結果的時候,林河廷卻流露不悅之色,似對結果很不滿意。果然在比賽翌日,林河廷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斥責大會偏袒馬清儀,並即時宣佈放棄亞軍名銜。林在記者會上淚如雨下,表示會立即返回瑞士繼續升學。誰知一年不到林河廷就現身香港接拍電影『歌者戀歌』(主演:譚詠麟),此舉令觀眾覺得她其實矢志進入娛樂圈,放棄榮銜只是為做新聞而已。『歌者戀歌』後林河廷便銷聲匿跡,原來她悄悄地轉戰東瀛。87年4月30 日林河廷以英文名『ジャッキー‧リン』(Jackie Lin)推出首張細碟『Strangers Dream』。雖然這張細碟在無聲無息下推出,但由於是電視劇集ending song關係,一上榜即佔細碟榜第10位(最高第9位),銷量累積超過10萬張。細碟推出後日本藝能界對她的報導亦不多,後來更銷聲匿跡,不知去向。





Single - Strangers Dream





林憶蓮 - 出生於1966年4月26日,上海人,爸爸是二胡樂師,媽媽則間中在酒樓唱小曲幫補家計。1981年,於香港瑪莉諾中學唸中四的時候,商台節目『第一次』招募DJ,她陪伴同學一同應考,結果被取錄成為商業二台兼職DJ ,俞琤更為她改了一個藝名611,到了中五畢業後更轉為全職DJ。1983年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演唱Crying In The Rain被新力唱片發掘成為歌手。1985年推出首張大碟『林憶蓮』,主打歌『愛情I Don’t Know』是改編自松田聖子的『天使之媚眼』,形象及歌路都打正旗號走日本偶像路線。1986 - 1992年間推出多張叫好叫座的廣東及國語專輯,風格逐漸成熟,更奠定其diva地位。1992年,廣東專輯『野花』中的『沒有你還是愛你』登上了日本 BILLBOARD雜誌的J-WAVE TOP 100第45位,同月另一作品『夜來香』亦上升至第49位,成為首批打入日本流行榜的中文歌。1993年林憶蓮簽約Amuse製作公司 (唱片則由Pioneer發行),進軍日本樂壇,同年10月27日以英文名『サンディ・ラム』(Sandy Lam)推出首張single『だからって…』(意譯:因為…)。此曲更被選為日劇『徹底的愛』(主演:吉田榮作/仙道敦子)的插曲。『だからって…』發賣後首週上榜即佔據第48位,成績不俗。1994年2月9日,憶蓮推出第2張single『どうしてよ』(意譯:為何這樣),此曲是某鑽飾品牌的電視廣告歌。『どうしてよ』於Oricon細碟榜最高曾上升至第46位。推出2張single後,同年3月10日,憶蓮推出首張日語大碟『シンプル』 (Simple)。全碟曲風都是比較接近日本偶像式風格,歌路與她在香港的都市女性特質迴異,遂被香港某些樂評人批評其攻打日本樂壇之舉是開倒車的表現。『シンプル』最後打上Oricon大碟榜第78位。經過日本典型流行曲風洗禮,憶蓮銳意改變歌路,1995年2月推出的大碟『Open Up』,找來英、美音樂人合作,作品以英文為主夾雜日語,加一首廣東歌,曲風屬於Acid Jazz加Funky,異常大膽。雖然『Open Up』最後未能打上Oricon大碟榜,但大部份樂評人均認為這是一張具有國際水準的專輯,亦是憶蓮音樂事業中極其重要的一頁。





Single - だからって… (因為...)





Single - どうしてよ (為何這樣)





Album - シンプル (Simple)

王菲 -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15歲前跟隨母親姓,名為夏琳。1987年隨家人移民到香港。1989年由朋友引薦到戴思聰門下學習流行音樂發聲,同年被發掘加入新藝寶唱片,並以藝名王靖雯參加『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大賽』,憑演繹『仍是舊句子』獲得銅獎,首張專輯『王靖雯』亦於9月份推出。1992 年憑『容易受傷的女人』攀上天后位置,1994年以真名王菲繼續發片,曲風開始漸趨另類,同年因拍攝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而開始被日本觀眾所認識,更被邀請到日本拍攝多個廣告,例如:J - phone等等。1999年,王菲以『フェイ・ウォン』(Faye Wong)之名為電腦遊戲『Final Fantasy VIII』演繹主題曲『Eyes on Me』,在強勁的宣傳下『Eyes on Me』迅即打入Oricon細碟榜十大(最高第9位),銷量高達30萬。同年王菲更赴日本辦了兩場演唱會,成為第一位在日本武道館開個唱的華人歌手。而於 2000年初所舉行的日本金唱片大賞中,她更憑『Eyes on Me』榮獲亞洲金唱片賞。2001年,王菲更接拍了富士電視台的劇集『大話情緣』(男主角:中井貴一),以全日語演出。由於劇情胡鬧,所以劇集推出後反應只屬一般。同年7月25日,王菲更推出了劇集之主題曲『Separate Ways』(Oricon細碟榜最高第14位)。





Single - Eyes On Me





Single - Seperate Ways

其餘曾於日本推出日語唱片的華裔歌手還包括有:譚詠麟、關淑怡、葉蘊儀、Beyond、王祖賢、劉德華、倫永亮、周慧敏、徐若萱、陳慧琳及伊能靜等等。

[ 本帖最后由 babysize 于 2007-4-20 16: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999 收起 理由
bobbysu + 999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17: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首CHELSEA CHAN的《六月天》,翻唱什麼歌大家都聽得出來啦


[ 本帖最后由 babysize 于 2007-4-21 11:42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0 17: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发表于 2007-4-20 18: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得非常好啊!!!

让我意想不到的陈秋霞也有啊.......

她是我的某某哦.........
发表于 2007-4-20 2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4-20 2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月天> 能翻唱的再恶心一点么
发表于 2007-4-20 2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早期的封面比较好看
发表于 2007-4-20 2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头照嘛,没觉得特别好看,应该是恰好符合你的眼光吧!哈!
发表于 2007-4-20 23: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贴收藏了~值得回味啊~
发表于 2007-4-21 04: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確這個“六月天”好難接受,討厭那種調調的粵腔

[ 本帖最后由 sololie 于 2007-4-21 05: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对原唱木绵手帕接近无感,所以并无被这个粤版刺激到,反倒觉得还行,但也只是普通了。
咬字很好。

放一首大家猜是谁的。

发表于 2007-4-21 14: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讨厌粤语歌 但原唱太经典
发表于 2007-4-21 15: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秋霞也是,真让我感到意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6-16 07:23 , Processed in 0.02202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