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3|回复: 8

邓泰山 - 《肖邦二十一首夜曲》真正的夜曲(2CD/APE/115/7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6 20: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廖宝 于 2011-3-5 18:48 编辑

邓泰山 - 《肖邦二十一首夜曲》真正的夜曲(2CD/APE/115/7z)
专辑名字:肖邦二十一首夜曲
作曲家:肖邦
演奏家:邓泰山
下载点:115
资源类型:APE分轨(2CD)

专辑介绍
    《优美的钢琴小品集》邓泰新:第十届肖邦国际金奖得主 !
     谁会相信,第十届肖邦钢琴大赛的桂冠,会戴在一个越南人头上!不过,听过这款钢琴经典CD后,你可能会认为,他不愧为亚洲最好的肖邦作品演奏家之一。
     说起邓泰新这个名字,我国乐迷多半没有任何印象。越南也会出钢琴家?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位越南人,在1980年举办的第10届肖邦钢琴大赛上勇夺桂冠,成为在这项历史悠久的著名赛事上夺冠的第一个亚洲钢琴家。他一举囊括了玛祖卡、波兰舞曲、协奏曲三个头奖,轰动了当时的国际乐坛。考虑到他的国籍,不难想象,他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无疑会比在他前后得奖的其他人更高。若不是优势明显,谁会把肖邦大赛的桂冠给一个越南人?
     大家都知道,肖邦大赛堪称演奏明星的摇篮,很多钢琴大师都是从获得肖邦大奖起步的:奥波林、达维多维奇、阿什肯纳济、阿格里奇、波利尼、奥尔森、布宁、齐默尔曼...... 还有大家熟悉的傅聪,都曾是肖邦大赛的获奖者。可以这么说,凡是在肖邦大赛上得过第一名的人,肯定能成为名家。奇怪的是,这位越南人邓泰新在夺冠后并没有辉煌的演奏生涯。非但如此,他好象从此失踪了似的。我国的音乐书刊上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报道,也从未见过他录制的唱片。为什么?这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里盘桓了好几年。
      他1958年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在肖邦大赛上大出风头的那年才22岁。那时,他仍是前苏联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在校学生。1983年,他取得了硕士学位,从学院毕业,开始在各国进行巡回演出,到过30余个国家。从80年代末起,邓泰新在日本东京的一所音乐学院任教,在此期间在日本举办了100多场音乐会。1991年,他离开日本前往加拿大和美国继续其职业演奏生涯。1993年,他终于回到阔别17年之久的越南,为同胞演奏。
      他为索尼、JVC、旋律(Melodya)等公司灌制过唱片。这张CD就是他在日本JVC的录音。由于唱片公司的宣传力度不大,邓泰新的名气一直局限在钢琴圈内,普通乐迷了解极少。还是来听听这张唱片,让音乐说话吧!这一张CD全是独奏曲目。从总体上看,邓泰新的演绎既不象青年波利尼和阿格里奇那样灵气飞动、火花四溅,也不象弗朗索瓦、博莱特那样沉郁内省,而是细腻却不造作、抒情却控制有方,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达到了平衡,自成一格。从本性来看,邓泰新是理性型的钢琴家,控制力极强,从不因兴奋而逾矩,也决不会因追求“浪漫”而陷进去拔不出来,而一旦作品的内容需要感情表达时,他也毫不逊色,感情层次之细腻决不弱于任何一位肖邦专家。他对音色的控制给人印象尤深:他不是那种即兴发挥的演奏家,演奏中的一切细节都经过他精心设计,尽在掌握。
      曾经在音乐厅欣赏过另一位新秀波戈雷利奇的肖邦演奏,两人相比,波氏沉溺于肖邦的内心世界,线条拖得很漫长,给人做梦般的感受;邓泰新则头脑始终是清醒的,表达始终是清晰的,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肖邦。邓泰新清晰稳重的表达再次让人无话可说。这绝对是当今一流的肖邦演奏!诚然,有些乐迷或许会觉得他感情投入不够深、表达不够个性化,不具有前辈大师科尔托、拉赫玛尼诺夫那样的“魔力”,但别忘了,我们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观是清晰理性,以冷静的头脑剖析和表达音乐。邓泰新之所以能在1980年得奖,就是因为他以很高的水平代表了这种客观理性的倾向。从音乐的纯粹性和逻辑上说,他是无懈可击的,绝不在波利尼、阿什肯纳济、齐默尔曼等当代著名大师之下。既然这样,他的名气为何远不如波、阿等人呢?我估计,一是因为缺乏有力的宣传,二是国籍因素(谁会把一个越南人捧为偶像?)。对邓泰新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clip_image002.jpg

肖邦夜曲介绍:
      夜曲(Norturne)的语源系拉丁语NOX所演变,罗马时代“夜神”之意。夜曲的音乐形式,系爱尔兰的音乐家费尔德(Filed 1782-1837)所制,在低音部和弦伴奏下,高音部奏出夜的寂静,似梦一般优雅的旋律。之所以给这种形式命名为“夜曲”,可能取自天主教会的“夜祷”。
肖邦音乐中的梦幻感是意境浓密,情致万繁,万般迷人的。而最能让我们陶醉于这一诗一般梦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肖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两首是没有编号的。他将夜曲发展成为意境深远的体裁,远远地超越了费尔德。正像哈聂卡所评述的那样:“肖邦是把费尔德的形式筑高,吹进戏剧性的气息,热情,使之更加壮大。费尔德的夜曲是朴素的牧歌形。肖邦所努力的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经过装饰,太过于阴郁、热带性,或说带有东方的气息。”

乐曲简介:

1. 降B小调,OP9.1,作于1830-1831年,献给玛丽.普勒菲夫人,极慢板,充满夜的优美
2. 降E大调,OP9.2,作于1830-1831年,献给玛丽.普勒菲夫人,回旋曲式,行板,右手装饰音保持华彩的咏唱,左手是伴奏
3. B大调,OP9.3,作于1830-1831年,献给玛丽.普勒菲夫人,稍快板从优雅开头,中段转为激烈的戏剧化情绪,最后是优美的尾声
4. F大调,OP15.1,作于1830-1831年,献给费迪南.希勒,如歌的行板
5. 升F大调,OP15.2,作于1830-1831年,献给费迪南.希勒,极慢板,先是装饰的花音,然后是丰富的情绪,这是最优美的一首夜曲
6. G小调,OP15.3,作于1833年,献给费迪南.希勒,慢板,其中有痛心与叹息,到达极点转为优美,然后是幽静的钟声
7. 升C小调,OP27.1,作于1835年,献给达勃尼伯爵夫人,极慢板,三段形式:柔声、转快、悲痛主题,转为明朗
8. 降D大调,OP27.2,作于1835年,献给达勃尼伯爵夫人,优美平衡的回旋曲式
9. B大调,OP32.1,作于1836-1837年,献给德.毕林男爵夫人,行板,梦一般的纯朴,尾声有暴风雨般的宣叙与之对比
10. 降A大调,OP32.2,作于1836-1837年,献给德.毕林男爵夫人,慢板,三段形式
11. G小调,OP37.1,作于1838年,始终行板,中段有圣咏合唱
12. G大调,OP37.2,作于1839年,航海途中的灵感,船的运行、水光,舵手之歌,船的飘浮。
13. C小调,OP48.1,作于1841年,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慢板,三段式
14. 升F小调,OP48.2,作于1841年,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小行板,三段形式,歌谣曲,中段为狂想曲
15. F小调,OP55.1,作于1840年,献给珍尼.克达林克小姐,行板,三段式,以离别的悲伤开头,中段进行曲式,富于热情,尾声是感激
16. 降E大调,OP55.2,作于1843年,献给珍尼.克达林克小姐,持续的慢板,船歌
17. B大调,OP62.1,作于1846年,献给甘迪利兹小姐,行板,三段式
18. E大调,OP62.2,作于1846年,献给甘迪利兹小姐,慢板,三段形式的变形,此曲的和声和对位都极丰富
19. E小调,OP72.1,作于1827年,行板,三段式
20.升C小调,约作于1830年
21.C小调,约作于1837年

【下載地點】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大鲜花.gif

【试听】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孤愤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26 2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泰新?偶只听过鲁宾斯坦、佩拉亚弹的,不知版主推荐的如何~~
发表于 2011-2-27 0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1-2-27 1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来听听 音乐很不错
发表于 2011-2-28 0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介绍得好详细哦,感觉这位获奖人物特别神秘,他的作品一定不错。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3-1 1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夜曲,
看到真正兩字,有不虛此行的感覺
感謝 廖宝 版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1-3-1 14: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廖大哥的分享呀!大大支持一个!偶尔听听这优美的旋律也非常有情调呀!
发表于 2011-3-2 08: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 廖寶版主 分享優美夜曲音樂
感恩  您辛苦了
发表于 2011-3-4 2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rry 于 2011-3-4 20:54 编辑

对古典音乐完全不熟悉.来听听看.  谢谢.......
 一定要用优蛋才能下载,我不想再安装就不能下了      不过,还是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5-7-21 00:28 , Processed in 0.01479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