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387|回复: 73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7月28日继续更新新碟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1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猴儿again 于 2011-7-28 11:25 编辑

等待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写在一切的前面

因为邓丽君的新碟总是不断在出,总是发新帖也感到不好意思,所以继续在这个帖子上更新这些碟的图片和我的评价。
听歌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半因为是可以发觉生命的韵律,另一半,则是收获一个纯主观的自我。
总是一个贪婪的听者,习惯于一次听个够,心中的那个正义小人却又一直提醒着我不能太过于沉迷,好的东西,得慢慢的消化,一次吃多了,下次,也就不会想吃了。
曾经说过,对邓丽君的喜爱,是从3岁就开始的,而回首过去的两年,已经多久没有听过了?
邓丽君的唱片还在攒钱买,基金会出的包装和内容都毫无心意的纪念碟片及其周边也一张不落的收集着,总是期待一个惊喜,一个让我足以体会到邓丽君新的生命的存在。很多名曲,特别是日本金牛宫时期的名曲,连配器和换气都自认为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在不认识日语假名的时候,也已经会唱了很多日语歌曲,而这些歌,仿若对我失去了新意,失去了震撼感的歌曲,纵使多么的心灵契合,纵使多么的优美动人,终究也会被耳朵抛弃的。我害怕这一点——她是我从生命之初的一种期待,放弃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我选择了等待,等待新的声音,我比已往更加热衷于音乐剧,热衷于找寻新的声音,热衷于邓丽君曾经喜爱过的音乐——那些欧美的经典。惊喜的是,我找到了一个,然后,通过这一个又找到另外一个,甚至通过,一首歌曲,也可以串出十几个翻唱的版本。我还是爱听的,爱唱的,只是……爱的更加宽广了罢了。
我爱Barbra Streisand,我也爱Judy Garland;我爱Andrea Bocelli,我也爱Alessandro Safina;我爱Diana Ross,我也爱Billie Holiday;我爱Biork,我也爱Kate Bush。我爱太多太多的声音,我不断的学习,查找资料,也磨练我的耳朵。
齐豫的那张《骆驼飞鸟和鱼》中的那首《懒洋洋》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
“如果我换过别的衣裳
你对我会不会一样
如果你换过别的脸庞
我对你有没有新的欲望
如果我换过别的衣裳
你对我就不会遗忘
如果你躺在她的身旁
你对我会不会说个谎”
难道,应该,换一件衣裳了?

看这张《新生-邓丽君Duets&Best》即将出版的时候,我一度认为,这张标榜着十五周年纪念的碟肯定又是套歌迷钱的旧作,毕竟,自从那张唯一的《Tribute-Remaster Recorded》之后,邓丽君的原始录音就再也没有动过了,难道,环球把她遗忘了?她只是每年固定的“圈钱”游戏的牺牲品吗?
不是的,邓丽君又穿上一件新的演出服了!
就像普遍认为Barbra Streisand在和声音比较细的男声搭配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有一种轻盈的错觉一样,邓丽君在和这些新歌手的对唱过程中,少了本身的纤细,多了更加成熟、更加魅惑的感觉,邓丽君竟然,能“唱出”如此高水平的对唱,我又惊又喜,这几首对唱竟然像“本应如此”一样,给一首本应的歌曲赋予了新生。
真不愧是新生!
去年五月就已经听过了这张专辑并为之倾倒,而我却一直没有理由买下这张碟——我想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买下这张让我感动的CD,并且,等待,不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离别的预感》、《爱人》、《任时光匆匆流逝》、《空港》、《赎罪》……这些已经听过千百遍的歌曲,难道不值得再等待一段时间吗?
终于,我感觉,我准备好了,在19岁生日之前,买下这张碟和其余三张一直想要购入的碟片,作为岁月的纪念,这张唱片,再好不过了。
Back To Teresa,这个感觉,真好。
带着不同的心情回到邓丽君
带着不同的耳朵回到邓丽君
带着相同的感触回到邓丽君
邓丽君,在十六年之后,又穿上了美丽的演出服,像不死鸟一样,向天上飞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aiyin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30 22: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啊!!!!!!!大爱邓姐...
那首我只在乎你日文版简直是神曲啊..
缅怀
发表于 2011-4-4 03: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圖片全部看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前面的两张图,我是从百度空间弄过来的。。
不知道这里如何插入图片额。。总是插入不成功
直接弄一个附件试试,不好意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Peace

您这会儿在看看可以了吗?
不好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14: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2)

昨天听到邓丽君,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昨天妈妈在我日语课的时候突然发来短信“小儿子中午妈妈陪你吃饭”,让我实在是惊喜了一下,妈妈说已经十多年没有看过电影,于是我又手忙脚乱的电话请教同学最近的UME在哪里,想必大家对我们看电影的情节也不感兴趣,所以我直入正题好了。
看罢电影,走进一日本料理店,主要是因为里面放着的那首前川清的長崎は今日も雨だった,一直认为前川清的原唱实在是唱到了最高的境界了,而最初听到的邓丽君的版本小女生的情节太重,心痛只停留在浅浅的湖面。毕竟,只有前川清的演绎,才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一个失恋者酒醉后片刻的放纵和幻象啊!
我和一起同去的女生说——听,这首歌叫长崎今日下雨天,好像是1969年的作品吧,很久没有听到前川清的声音了啊。
她说,你果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突然就想起来邓丽君的《偿还》了,这首歌,国语版本是不喜欢的,相反,日语的版本确实我所大爱的,国语的版本分明心不在焉的在演唱着罢了,而日语的原版则是登峰造极之作,女人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应该就是如此了吧。
正在桌旁胡思乱想的时候,长崎那首歌曲已经放过,而接下来的前奏让我无法相信——正是那首《つぐない》!
真巧啊!
我和旁边的那位女生说,这首歌是偿还,是邓丽君唱的啊!
坐在座位上,感觉这首歌,翻译为《偿还》还真是莫名其妙,如果是《赎罪》的话,一切就解释清楚了吧。邓丽君在日本再度出道后走的所谓“情妇路线”,着实魅惑了一大批人。
真的感到,作为一个情妇的快乐和悲哀,仿若总是胶着在一起,因为没有拥有的权利,所以才小心翼翼,所以才能爱得更加深沉。
而那时的我,就这么半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就这样画出一幅画出来。
や(や)さしすぎたのあなた
子供(こども)みたいなあなた
あすは他人同志(たにんどうし)に なるけれど
像孩子一般的你,那么善良的你,那个我曾经深深爱着而且现在还未曾想过放弃的你,在明天的这个时候,就不在我身边了啊!即使今后再度相逢,也已经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了啊!是不是因为我们太幸福了,才会招致今日的分离?是不是因为爱的太深才会让这夕阳的颜色都呈现出血红的相貌?空空的大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一个人,孤独的看着夕阳撒进窗子里,在地上标记着阳光曾经存在过的记忆。
原来,一开始,一开始的时候我没有想入戏太深啊!
可是,分别的时候,即使说“不要走”,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发现,我也累了,甚至连走出屋子的力气都没有,就这么躺在沙发上。不用担心我,不是还有这夕阳和我在一起吗?阳光即使消逝了,不是还有印记在那里吗?
毕竟,你已经走了啊。
以后,睡梦中也只剩下一个人了啊!
暗红的基调,一直是我构造邓丽君80年代中期歌曲图画最常用的色彩,满是暗红的屋子,近似酒红,既浪漫,又绝望,取决你的想法,随意变化。而邓丽君NHK演唱会的美人鱼一样的服装,也引人无限联想,不是吗?
于是,坐在那个日本料理店里,我听到了《偿还》《爱人》和《空港》,可只有这《偿还》前奏的响起,让我如此的迷恋,那一种酒红色的回忆呢?
涂在玻璃上,被灰尘掩盖了吧!
写在脸上,被岁月烧光了吧!
偿还,难道,还真是,只剩下歌声去偿还?
我不敢放弃。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aiyin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4 19: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就想起来邓丽君的《偿还》了,这首歌,国语版本是不喜欢的,相反,日语的版本确实我所大爱的

有同感。现在的cd怎么越来越不耐看了啊。感觉制作很粗糙,怀念老物件
发表于 2011-4-4 19: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ace

您这会儿在看看可以了吗?
不好意思
猴儿again 发表于 2011-4-4 14:41


神靈保佑...終於看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山山

哎。。过去买的邓丽君的日版碟做的真是够精致,尤其喜欢NHK演唱会的那张真的是美啊,但是这张碟的画册上面仅有两张图片,也没有任何绍介,虽然对唱都很精彩,但是的确显得不够用心啊,悲哀。
ps.有给您发站内信询问美空DVD如何购买的事情不知道是否看到了呢?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Peace


    原来百度那里的图片是不可以外链的,哎⋯⋯⋯⋯我还以为我这里能够看到就能够看到了呢~
发表于 2011-4-5 10: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碟番号多少啊,都不知道内容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山山


    是UICZ-4224
有五首新的Duets还有空港的另一个版本(我感觉这个版本比已经发行的那个好很多)。
如果想试听一下我可以打个包送你邮箱里去的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4-6 22: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3)

当初和余韵说,我要写一整套关于邓丽君的文章叫做《重新回到邓丽君》,要写十六篇,一直写到今年的五月八日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最开始只有一种朦胧的印象,而写到第二篇了之后就突然发现线索在不断的明晰,感觉写下来竟然已经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写东西,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啊!
前面是我的一点小牢骚。

如果让我去评判,在我心中,和邓丽君最亲密的心灵体验,就是听她的演唱会了。
邓丽君的现场录音唱片并不多,除了70年代在日本的那场和在马来西亚等地的几场(有的如新加坡为你演唱60分钟都没有CD化)音质实在吓人之外,似乎只剩下82伊丽莎白体育馆和85年的NHK大厅《One And Only》了。幸好这两场录音的时候处于她声音最好的年代,听着声音,仿若就看到了画面一样了。
在那本《纯情歌姬》中,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便是邓丽君在河豚店吃烤河豚的场景,连着叫了十多份烤河豚,仿佛不知道别的做法似的。突然想到了自己,性格里不允许自己做任何不熟悉的事情,也鲜有进入一个自己并不清楚的领域,怕出丑,甚至害怕不知所措的滋味。
邓丽君应深谙个中滋味吧!
对待一个食物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待艺术了。
邓丽君的现场演唱,无论是影像还是录音,都将她这种极度完美主义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包括NHK的多处错词,都是由于过于追求完美而过于紧张产生的,邓丽君,真的是少数将歌唱当作艺术的歌者啊!

非常喜欢听邓丽君NHK的演唱会,注意,我更喜欢听那2CD的版本,部分因为这场的视频已经过于熟悉,另一方面是我喜欢拿着日版CD的歌词本发呆。不论怎么说,这套CD上的邓丽君,太美了。
从70年代的《空港》,到中文的《何日君再来》,再到热卖的《偿还》,再到点歌,再到重新演唱当年被选入红白的《爱人》,我仿若看到了刚刚到日本的那个脸圆圆的女生,成长为一个以“魅惑”而著名的超级巨星,个中的滋味,更与何人说呢?
邓丽君,应该是一个时时都感到巨大的危机的人吧!
应该是吧!
邓丽君在那场演唱会的中文歌的时候,分明是自豪的,那种充满了“I'm Still Here”感觉的情绪,好像在说——看看我啊,我已经在日本这么著名了啊!那种感觉,应该是70年代唱着《空港》的邓丽君梦寐以求的吧!

一直是一个渴望超越的人,对吧!虽然自己很清楚自己不敢跳出自己的圈子,但是还是很想超越自己的对吧。
邓丽君一直是一个没有归属的人,她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的让内心更加强大,不断的隐藏自己的想法,没有朋友。
正是这样,才有的歌迷说凤飞飞比邓丽君更加幸福吧!凤飞飞在鼎盛时期依靠的是本土的歌迷,成为台湾的巨星,而邓丽君的鼎盛则是在香港和日本,虽然她毕生热爱香港,虽然她深受日本歌迷欢迎,虽然她一直想回到大陆看看,但是,她总是没有归属感的啊。
扯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4)

对于邓丽君著名的《岛国情歌》,我一直很惭愧自己只有一套,还是那个《天国情人20CD》里面的,一直想收入一套复黑王,无奈好不容易攒够钱的时候,就会想去买一张日版碟了,邓丽君的日语歌还没有收集齐全呢,还是先管那边吧。

一直对类似《甜蜜蜜》之类的歌曲提不起兴趣,一直以为那么天天腻腻的东西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还真是很奇迹的事情。
前几天给自己做了一个12首歌的精选辑,放在Walkman里面,美其名曰《邓丽君精选Top12》,实在是骗人之举——这些歌中的很多并没有那么著名,但是自有吸引我的地方。

经常喜欢做这种打乱专辑的List,一部分是因为岛国时期的一些歌曲我是不喜欢的,另一部分则是我已然太熟悉原本专辑中歌曲的顺序,还不如按照一个主题找十几首歌曲,这样听下来,可能会有一点点的新鲜感呢,毕竟我记忆力还没好到记得下一首是什么。

这次的主题,应该是,“没有开始的分别”吧!
这十二首歌曲中,《惜别》《你为何不说》和《海风》《眼泪中的爱》似乎都没有那么著名,我也是在以前坚持每天跑步(当时我还真是勤快啊,现在一周去健身三次都叫苦连天的)的时候无意听到的。总是有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好像锁和钥匙一样,如果钥匙不对,纵使钥匙上镶满钻石,也是没有用途的。
而这些歌曲,正是我再跑步的时候,无意听到,听一遍就记住的歌曲啊!
总是喜欢想很多的事情让自己也让别人担心,实在不好意思,可是,就像这十二首歌曲一样,这些歌曲都是自然的流出来的啊,可能,我一直没有想,就像,地球引力如果是不存在的,人是不是被压到地上的一样,不是有意的想象,而是自然的流露。
根据这十二首歌,根本就可以塑造出一部小说来啊。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前一段大热的那个《初恋这件小事》,同学一直推荐我去看,才去网上下载了一部。一直感觉这部电影太假——这么多好事儿怎么都放到一个人身上了呢?可能,当代人还是需要一些希望的吧,看到电影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竟然会给我一点幻象,不得不承认,在同类电影中,这部还算是想当成功的吧。电影中两人的单恋,就像Barbra的People里讲述的一样:
We're children needing other children
And yet letting our grown-up pride
Hide all the need inside
Acting more like children than children
Lovers are very special people
They'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With one person, one very special person
A feeling deep in your soul
Says you were half now you're whole
No more hunger and thirst
But first be a person who needs people
People, people who need people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我们仅仅是需要玩伴的孩童罢了
只是,成长后的我们变得自大
隐藏心中的爱意
好像,更加孩子气了呢
爱人,是人中最特殊的民族
他们,是最快乐的人类啊!
在你心中汹涌的感情
把你补全,从破碎的感情中间
你,已经,忘记饥渴
但,首先,你要学会去爱
去需要
Barbra一直在生活和自己的电影甚至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主动和强势,但邓丽君不会,邓丽君也许是一个不会说出自己欢乐和悲哀的人,也正是这种情感,让她的作品像夜空的星星一般捉摸不定,不是华丽的阳光,而是温柔却扎眼的星光啊。

你为何不说,为何装作不知道?一直以为你知道我心中想说的话,但直到送你上了火车,你也,不知道我眼中的泪光是什么含义。难道,爱错了?一个根本不爱我的人呢。我爱上了一种错觉吧!惜别,又不敢表现出来,如果,这个时候,让你留下,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奢求每天都能看到你,只要知道你还在身边就好,但是,你已经不在了啊。哭,化作一场小雨又有什么用处呢?该走的,总是留不下的。
寂寞,原来就是心里想着这个人,又不敢说出来啊!
你,有向别人问过我的消息吗?
你,曾经找过我吗?
我不知道,不要找我了,我会,尝试忘记,尝试让那不懂事的海风,带走一切,也许,这是我,对你,最好的纪念品吧。

还真想,继续写下去呢,或许,有一天,我真的会根据这几首歌,写出一篇不成文的文字来,谁知道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aiyin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7: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5)简单说下三木

木和荒木为邓丽君写的歌,不用说自然是邓丽君在日本复出后唱过的最优秀也是最适合的作品了。而今天,我想暂且跑题一下,谈谈三木的声音。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三木的歌声——我说的是在录音室中的声音,就是在昔人去世之后日本的2碟邓丽君精选,当时买这套碟的原因,也是因为对三木这两首歌曲《别离的预感》和《yes,被爱包围着》有极大的兴趣——那些我深爱着的歌曲的作曲家,是如何演绎这两首歌曲的呢?
果然,三木没有让我失望。
本来想买一套三木曾经写过歌曲的精选的,却意外发现三木的纪念盘是一套两碟的邓丽君精选,不禁感慨——邓丽君在日本最光辉的记录,都是和三木在一起的啊。
阿久悠过世后,收了一套《人间万叶歌-续》的精选,主要是因为网上有很便宜的店家,还可以听到很多歌手的声音,作为最伟大的日本作词人之一,他的确实至名归——前后十碟的精选,加上杂七杂八的歌手纪念精选,弄的好宏大,而三木,则是静静的两张邓丽君,加上自己的深情翻唱,对于我,感到的是一种更日本的感动。
邓丽君在日本的碟片,包装上也越来越让人失望,这套双碟精选应该卖得还算不错,已经有过再版,但无论是外面的包装还是里面的歌词都简略至极,回想起邓丽君90年代的悼念碟包括后来出版的NHK演唱会录音里一幅幅经过各种调色和反复制作的图片,这两张,竟然让人感到说不出来的寒酸。一直在关注美空的我,发现美空的今年特别企划竟然如此的⋯⋯光芒四射,不禁感慨,基金会的纪念品我每年都买,以至于现在买来包装都不想拆,因为知道里面的东西,早就烂熟于心了,听说今年要出新的双DVD了,那张介绍和歌曲的DVD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说实话,十亿我已经不是很期待了,毕竟,那张是越修复越差。

本来是想说三木的歌的,不好意思,说偏了。
听词曲作者演唱自己的歌曲,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情,其实心里面总是在想——这首歌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原作者来尝试演唱,纵使在技巧或者其他所有方面都不是非常出众,但他的感情应该是最正确的。就像那首著名的没《时代》一样,中岛美雪的这首歌在日本国内外广泛流传着,当然,翻唱者中大部分演唱的都比美雪优秀的多——毕竟,美雪的声音说实在不是非常的,嗯,专业。也难怪,如果作为精灵一般的歌坛诗人来说,唱得太好,也许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吧!比如Leonard Cohen。不过,美空原的《时代》,却总是给我一种难以说明的丰满感,当然,她的版本,我听的也是最多的。
这次听到三木的歌,我感觉,我真的很感动。忘记了那些所谓的CD包装,和美工设计吧,暂时听下来,听听三木的声音,可以说,不算优美,但是,塑造的意境,除了多了一点日本味道,大部分,是和邓丽君完全一致的啊!
怪不得,三木和荒木为邓丽君写了那么多的歌曲,以前看电视访谈,看到他们说邓丽君唱出了他们歌词的意思的时候,我半信半疑,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电视上礼貌一样的说说,而在私下并不是这种看法,但这次我信了。
完全一样的感觉。

那种绝望中的希望,凄凉中的挣扎,果然,作曲者心中,构造的是和我们的Teresa一样的景色啊。
人和人的遇到,竟然是这么的巧合,如果,邓丽君复出后没有碰到三木和荒木呢?
复出后第一张专辑仅仅卖出5000张,貌似到现在都没有CD化,原版的LP自然已经有行无市,但实话实说,那张专辑真的不够优秀。
纵使碰到了这两位,三木和荒木市如何想到“偿还”这个主题的呢?在和Teresa不熟悉的情况下,是如何碰撞出绝佳的曲子呢?
巧合,真的好多。
不去想了,毕竟,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好歌,抛开那些获得各种奖项的曲目不说,即使是《绯闻》《被搅乱》(这首的日文名是我QQ的名称)《水的星座》等等太多,都在你我心中,深深的扎根了,这,恐怕,是对作曲者,最好的纪念了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aiyin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13 0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猴儿写的关于邓丽君的帖子在这里~ 那么多日版实体唱片,好多都没见过.
这两天还在听她的 永遠の歌姬,酒红色的记忆 两张,以前听她的歌曲,大多是国语歌,听到的日语歌,也是有国语版本的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曲目,呵呵,原来她唱过太多好听的日文歌曲,我正在补课~哈!
发表于 2011-4-16 09: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些对邓丽君充满感情的文字让我很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6)杂记

原谅我的懒惰,前几天的空闲时光全部用于修改iTunes里面的歌曲信息,找了很多不一样的歌曲,现在他们快乐的待在我的硬盘里面,我可怜的硬盘应该会感觉很不爽吧!只剩15G的空间了,两个移动硬盘里面也放满了歌曲,还有数以百计的刻录盘,我也该听下来整理一下了。
前面的是废话。

和老人与孩子在一起,总是我很享受的事情,一个是生命的开始,另一个是时间的延续。如果说,人真的有无欲无求的话,恐怕老年人和孩子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中最接近于这种境界的了。
说来惭愧,志愿活动,参与的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志愿,已然成为一种追求利益的方式,志愿者们也大多没有想要帮助别人的意思,大多只要弄一张证明罢了。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想,为什么高中同学去的专科学校里的同学可以无怨无悔的帮助他人,而作为一类A的大学生,竟然只会关注自己了。
上半年最后一次志愿活动,应该是在元旦之前的某个周四吧,堵车堵得厉害,对于一向晕车得我来说,不得不说十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很多人因为各种借口逃掉了,毕竟快期末了,时间也显得更加宝贵吧。
两个小时公交上的摇摇晃晃,终于到达了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我们得活动,大概也就是和老人们做一些互动活动,然后再到楼上和已经无法下床得老人们进行一些小互动,毕竟他们的家人不常来看他们,志愿者也可能让他们稍微欣慰一点吧!我说的是可能。
给老人们表演节目,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于那些老歌,我可能比老人们还要熟悉一些,姥爷曾经和我说,很小的时候,当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是个很不好哄的孩子,很难把我哄睡着,只有当大人们给我唱歌的时候,我才会安静下来。家里人只有姥爷会唱歌,他就经常在我身边唱那些过去的调子,直到我睡着。可能,我在学会说话之前就知道旋律了吧!孩子,总是很神奇的。
同行的人大多是没有准备过的,毕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进入老人的世界不仅困难,而且,根本就不实际嘛。
一向是不喜欢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唱歌,这次实在没有人自告奋勇的去表演,没办法,只能我去试试了。

我和老人们说:有一首歌,我姥爷很喜欢唱,但他既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也记不准歌词,这几年网络发达了,他教我在网上查这首歌的讯息,我才知道这首歌出自周璇那部著名的电影《红楼梦》里面,是范烟桥和严华两位才子的作品。就是这首: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
我唱起来,下面的老人显然在我介绍的时候就显露出兴趣来了, 当第一句唱完,几位老奶奶兴奋的说——这首歌是《月圆花好》,是我们年轻时候的歌儿。他们跟着拍手,我歌词些许遗忘的地方(我一向唱歌容易忘词),他们也会提醒我继续唱下去。
唱完了,但下面的同学还没准备好,他们教我继续撑一会儿,毕竟让他们想起这么老的歌曲还需要一点时间。于是,我和老人们说:下面的准备比较慢,如果现在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听到的,可以告诉我,只要我会唱,我们就一起唱。好不好?
说话的时候,我很担心如果老人们没人搭理你这个小屁孩儿怎么办,毕竟,大部分老人已经年过80,让他们说话都是很费力的,更不用说让他们想了。但我话音刚过,下面就有以为很可爱的老奶奶大声的说:我们要听——《何日君再来》。
突然,这首童年时期在我心中默默唱了几千遍的歌曲,摆在了我的眼前。
说实话,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唱过这首歌,个人喜欢的邓丽君版本以及原唱的周璇版本都太优秀,就像Barbra一直不敢唱Judy Garland的感觉一样,我怕我一张嘴迎来的就是嘲笑——你怎么敢?
没办法了,好在,这首的歌词我已经太熟悉,永远忘不了了。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我听到了老人们的掌声。
他们在跟随着节拍给我拍手。
我看到了那个已经老年痴呆的那个老教授,手颤抖着,他无法将两只手合在一起,但,我看到了他的感动。是想起了年轻的时光吗?

今宵离别后
何日君再来
喝完了这杯
请进点小菜
人生能得几回醉
不欢更何待

一直不敢说出那句劝酒词,感觉自己的感情总是不对,不是太平淡,就是太假。而这次,正当我踌躇的时候,我听到老人们齐声说出那句:“来来来,喝完了这杯再说吧”。
我,感觉我可以唱下去了。

那天的确唱了很多歌,但这首歌,却给我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感觉,我第一次,理解了这首歌里赋予的含义。

来来来,再喝一杯,干了吧!
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想呢?

原谅我,本篇没有设计到邓丽君,但是,本篇,哪儿没涉及到邓丽君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3: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Francehill


    我个人倒是感觉基金会出版的那个2CD set酒红色的记忆是个很好的邓丽君日语歌曲入门材料。因为那套CD附送的画册里面所有的歌曲都给了翻译,无论是要学习日语还是单纯想欣赏歌词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价格很便宜。
如果真正喜欢这些日语歌,可以去找找那套金牛宫10cd的版本,是她重新回到日本后几乎全部的歌曲(录音室)。70年代的歌曲很多是翻唱,我倒是更加喜欢原唱的版本。
谢谢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3: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苏童


    谢谢您的支持!
发表于 2011-4-17 2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猴儿的推荐~
猴儿是个有心人,感性的人,呵呵,还真想听听你唱老歌~
天道酬勤亦酬善,好人平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7)解释标题含义

本帖最后由 孤愤 于 2011-4-18 19:50 编辑

今天,解释一下标题的含义吧。
毫无疑问,邓丽君是陪我长大的一位歌手,和家庭教育没关系,只是我第一次听到就喜欢罢了。在前年之前,我从来没有尝试把她和其他的声音比较过,主要还是因为听得太少,懂得太少。
后来,时间越来越多,我几乎的闲暇时间都泡在听歌和看书上面,在听了几百张唱片之后,我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听这么多,做什么。
去年年末的时候,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讲叫做“Back to mac”,意思便是,苹果自从iPod之后,mac对苹果公司的贡献率就越来越低,甚至很多人认为,苹果已经在试图停止对mac进行经一步的开发了。乔布斯说:我们一开始用研究mac的方式为大家推出了iPod,iPhone等产品,现在,我们把研究这些为大家喜爱的产品的经验,应用到mac上,对我们的电脑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推出一套全新的系统。
乔老头的想法的确很有说服力,一个公司的产品如果不进行高度的整合,那么根据管理学的思想来说,再好的产品也会从所谓的“现金牛”变为“瘦狗”,因为没有了竞争力,也没了创新能力。

从这点来看,或许,这也是我听歌的一个轨迹吧。从单一到多元。在第一篇中我便已经说过,我在这两年中听了大约200多个歌手的声音,毕竟,声音是如此值得人纪念和称颂的存在,无论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吵闹的还是安静的,只要是能让我从座位上跳出来的作品,我都是喜欢的。
我在想,我听歌的起源在于邓丽君,十多年之后,应该是一个时间去
Back To My Teresa
了。

如果,Teresa和Frank Sinatra合唱一曲New York,New York(Theme from the musical)会怎么样呢?
如果,Teresa和George Michael一起演唱《Careless Whisper》会如何呢?
如果,Teresa和Barbra Streisand一起演绎《The Way We Were》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还有,那些邓丽君没有唱过的歌曲,像Judy Garland的那首《Over the rainbow》,像Diana Ross那首没《When you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
那些实在适合邓丽君的歌,如果,她唱出来,会是什么境况呢?
在听这些歌的时候,我开始想这些事情……

一直感觉,邓丽君翻唱的英文歌最代表她想要自己成为的歌手,因为,相比于国语歌,英文歌选择面更宽广,个人性也更强,那么,如果我们列举二十首她曾经唱过的英文歌曲然后简单看一下:
1 Beat it
2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3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4 Careless whispers
5 Endless love
6 Every breath you take
7 For once in my life
8 Hot stuff
9 I have never been to me
10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11 last dance
12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13 My way
14 New York , New York
15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16 The way we were
17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
18 What a wonderful world
19 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
20 COPACABANA
邓丽君翻唱了包括Michael Jackson,George Michael,Barbra Streisand,Hank Williams(不过我无比相信她的Jambalaya的版本应该是听自卡朋特的翻唱),Diana Ross,Frank Sinatra,Louis Armstrong,Steve Wonder等等。这些人的歌曲除了在当时风行一时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歌曲中的一部分具有开拓性质的意义。比如Donna Summer的这两首著名歌曲,可谓是她迪斯科风格歌曲的登峰造极之作,而Barbra的那首歌曲,也是当年使那部同名的电影成为最经典的描写冷战的电影之一的重要原因。

邓丽君,也是想做这样的人吧。
和上面这些歌曲的价值一样,她也一直希望能够有代表自己观点的歌曲,而不是单纯的“情歌”,能够留下来让人去凭吊吧。
就像她填词的那几首歌曲一样,尽量不涉及爱情,她知道她的声音实在适合情歌,但她不想让自己过分的局限在“情歌”二字,她真的想让大家认同她心中的音乐观念,但不行的是,在当时大家感觉她只要唱《任时光匆匆留去》这种歌曲便可以大卖。的确,我前面也说过,邓丽君是天生的情种,唱情歌对于她根本不是问题。因此,她把自己的感情完全酝酿在自己的情歌之中,把情歌唱出生命的味道。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邓丽君中期以及之后的歌曲,都不是所谓的“甜”了吧,那种充满生命甘苦的声音,才是邓丽君为什么在去世十六年之后,还如此被人欣赏的原因之一吧!
而前面所列举的那些英文歌,或许,是她真心的展示?
下面三篇文章(重新回到邓丽君8-10)都将讲述邓丽君翻唱的英文歌和原唱的不同与共通之处,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小小的比较,走进这段感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7: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Francehill


    谢谢你的顶贴哈~
我倒是感觉自己唱歌很难听呢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8)邓丽君的wonderful world

上篇说到邓丽君翻唱的英文歌曲,其实,我感觉她《忘不了》专辑中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算是其中最好的几首之一了。那个时候的邓丽君,不再纠结唱片到底能卖多少,终于开始享受生活了吧。
《What a wonderful world》是爵士大师Louis Armstrong在1968年发行的单曲,虽然在当时的英国登上了排行榜榜首,但在美国由于电台拒绝宣传,以至于仅仅卖出了1000张唱片。据说,这首歌曲是他老人家去世之后,才被重新发现的,那时,昔人已经归去,听着他沙哑的声音幸福的演唱着“啊,世界多么美丽”的时候,人们的心,仿佛也被这种豁达的感觉震惊到了吧。
这首歌,似乎描写了一个人从天上观看人间的场景:翠绿的树叶,红色的玫瑰,忧郁的脸庞,孩子们的哭声,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彩⋯⋯
一个又一个的场景,老者仿佛一直在俯视,一直在笑著看着世界的喜怒哀乐,歌里面写——他们实际上,都是相爱的啊。
对啊。
我们实际上,都是相爱的啊。
太喜欢Louis,因为他那种永远乐观的精神,很难想象,一个贵为爵士天才的人,竟然同时也是一个知名的喜剧天才。他为美国音乐做出的贡献太大,而自己获得的却太少。
这首爵士的经典太多人翻唱过,登上排行榜的翻唱也太多,包括我喜欢的Diana Ross和KD lang等等太多,莎拉也翻唱过(虽然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她),凭良心说,邓丽君的翻唱是最好的,这首歌,她真的懂得如何去唱。

听了太多人的翻唱,太吵,太杂,根本不懂的人,唱出来的绝对不能称之为优秀。
Cliff Richard翻唱的那个版本顺便糟蹋了世界上两首最好的歌曲——Over the rainbow和What a wonderful world,他声音很好听,但经典不是这么糟蹋的。
KD Lang和Tony Bennett的版本很著名,呐喊捉拿个专辑也有得到各种奖项,两个人充满了对大师的崇敬之情,唱得也可圈可点,但是KD Lang那种太美丽的嗓音总是让人感觉缺乏感情,而Tony的声音是一直不喜欢的。
Michael Buble的版本,估计如果他20年之后唱估计会成为非常棒的版本,但他现在空有堪比Frank Sinatra那样完美而性感的嗓音,却没有阅历——他人生走得太顺,他不懂的。
可惜,不知道大师Frank Sinatra有没有唱过这首,应该没有吧,哪里都查不到。

邓丽君和他们都不一样。
她聪明的选择了声音成熟且美丽的时候灌录这首传世之作。我很自豪的以为,邓丽君唱的,是Armstrong之后,唱得最好的。
因为她唱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她在这首歌上,真正达到了——创造。
我从这首歌曲中,听出来了随性,听出来了致敬,听出来了那种从心中散发出来的无奈和散漫。
生命,总是美丽的,即使放弃了什么,即使失败了,也是要活下去的啊,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二十年前的邓丽君,给我们传递的,是不是这样一个信息?
那个已经不要唱片销量的邓丽君,追求的,是爱情,是自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情,不再奔波在台湾和日本,不再化妆成大众喜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愿望,自己为自己装扮,管别人喜欢还是不喜欢,和我无关。
也许,这样的邓丽君,才是我们歌迷最想看到的吧。
不是吗?
那个时候的她,有喜欢的人,也被喜欢的人疼爱着,应该,也在“wonderful world”里面,住了几年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21 0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张忘不了里面,我还喜欢一首歌,Abraham, Martin, And John,之前听Kenny Rogers的版本,淡淡的忧郁,邓丽君的版本不是简单的翻唱,也是再创作了,另一种味道。
猴儿喜欢k.d.lang哦,她有新砖出来哈~网上有得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Francehill


    Abraham, Martin, And John是一首1968年的歌曲,原唱者是Dion DiMucci,这首歌是一首致敬歌曲,献给 Abraham Lincoln, Martin Luther King, Jr., John F. Kennedy and Robert F. Kennedy。
惭愧的是,Kenny的版本没有听过,原唱也没有听过,这首歌,基本也只听过邓丽君的版本了,以后我要补课一下,哈哈~
K.D. lang的专辑太多,惭愧的是,从来没有听完过她所有的歌曲,曾经下载过她一个大碟的全集,一直放在那里不知道从哪里听起——毕竟是KD lang,每张专辑都是有意义的,不是Billie Holiday——她那个20cd我很快就听完了,因为每首歌意义都不一样,省去了很多功夫。
最喜欢她的Hymns of the 49th Parallel,那些我过去就熟悉的加拿大老歌,从她的口中,又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 收起 理由
孤愤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9)《I've never been to me》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邓丽君的1982年香港无线特辑中,邓丽君的演绎自然是很出色(我甚至认为这首歌是她生前发布的英文歌中最好的版本),但是中国人去唱蓝调,总是有不同层次的瑕疵,这首歌的意境自是很喜欢的,经常把其和中文老上海歌曲《叹十声》放在一起对比欣赏,同样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性格,放在一起比较也很有意思。
后来,到了大学之后,大一时候不大会用校内(现在倒是喜欢上)的我,一次偶然上线,发现一个同班女同学的心情改为了“I've never been to me”,好久没有听这首歌的我突然感到一种对这首歌强烈的渴望,感谢万能的wiki,我知道了这首歌的原唱为Charlene Duncan,这个一生只有一首歌曲著名的歌手。
一切的生活都是一个迷,没人知道她现在在哪里,过什么样的生活,但太多人记住了她的那首发人深省的歌曲。
前几天,有一位学姐和我说,她最近听到了一首叙事的歌曲很棒,问我听没听过,知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我问她这首歌叫什么,她说貌似是Copa……什么的。我问,是不是叫Copacabana?她说对啊,我告诉她这首歌是Barry Manilow 的代表作之一,我初中的时候经常听。我又说,其实叙事的英文歌曲实在很多,比如,有首歌叫做《I've never been to me》。

邓丽君为这首歌曲拍的的MV实在是很美。把歌曲中那种“喧闹的环境”和“心灵的寂寞”完美的集合在了一起,在80年代的初期,实为不易。如果让我小猜测一下,也许,82年事业如日中天的邓丽君,那个正在找归宿的邓丽君,难道不是感慨“从没找到自己”吗?

今天翻看了以前在网易绝唱的帖子,主要是把曾经写过的《一时感悟一时情》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光明?》两篇,那长达十篇的《猴子听音乐之邓丽君》,更是不敢点开——自己很清楚写的很差,很狭窄。突然感觉时间好快,两年的时间就是这么过去了啊。回头看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真是看不下去。那些幼稚可笑的话,现在看来,不知道是成长的一个经历还是现在的我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在《一时感悟一时情》里面,初次结实了estephenchan,那位对日本歌曲了解甚多的网友,即使在今天看两年前的帖子,还是感到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一位真正有自己理解的听者啊!
感谢余韵在每次我写过的帖子之后的回帖——在老绝唱时候是这样,即使现在在君吧还是一直如此,每次的回复都好长好长,受益匪浅。
和守沪一生的辩论贴《中国流行音乐的光明?》基本上最后以求同存异为结果,许久不来君吧的沪生也为我这次写的文章来顶贴,实在感谢。

Judy Garland在去世之前的一次电视节目(或者是演唱会,已经记不清楚了)唱“over the rainbow”的时候,说——我感觉,我现在,已经飞跃彩虹了。不久后她的离世让这句话充满了悲凉。而邓丽君的“从未找到自我”在现在看来,何尝不是同样的意义呢?
幸福和成就,也许真的不是成双成对的,追求到了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从指缝里溜走了。
邓丽君的幸福和成就,应该,不仅仅在歌唱之上吧!

附:《I've never been to me》部分歌词笔者翻译:
Hey lady, you, lady, cursing at your life
You're a discontented mother and a regimented wife
I've no doubt you dream about the things you'll never do
But I wish someone had talked to me like I wanna talk to you
I've been to Georgia and California, anywhere I could run
Took the hand of a preachman and we made love in the sun
But I ran out of places and friendly faces
Because I had to be free
I've been to paradise, 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这位太太,您好,您对于自己的生命充满怨恨
您是个不满现实的母亲,也是一个充满怨恨的太太
您一定,在梦想自己从未触及之事
但我衷心希望
如果有人曾和我说过我现在想和您说的故事
我,去过佐治亚和加州,任何我可以触及的角落
我曾牵过一位神父的手
和他在阳光下大行男女之事
但我没有朋友,没有地方容身
因为我渴望自由
没错,我去过天堂,但,我丢了我自己
(很多人把这首歌的名字翻译为《从未找到自我》,但我感觉还是“丢了我自己”更能反映主角的心迹,见仁见智罢了。)
Please lady, please, lady, don't just walk away
‘Cause I have this need to tell you why I'm all alone today
I can see so much of me still living in your eyes
Won't you share a part of a weary heart
that has lived a million lies
I've been to Nice and the isle of Greece
While I sipped champagne on a yacht
I moved like Harlow in Monte Carlo and showed 'em what I've got
I've been undressed by kings
And I've seen some things that a woman ain't supposed to see
I've been to paradise
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求求你,太太,求求你,求您不要就此离去
因为我必须告诉您我今日为何如此孤独
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我过去的影子
您是否肯听下倾听
一个女人活在谎言中的疲倦心灵
我,去过尼斯和希腊列岛
在游艇上,啜饮香槟
我曾像是珍哈露般的款摆在蒙地卡罗,秀着我的本钱
我曾被王侯宽衣解带
看过好些普通女人看不到的事情
没错,我去过天堂,但,我丢了我自己
(此部分翻译部分参照百度百科,感谢百度百科上的翻译者)
(其实如果此首歌曲到这里就算结束,那么这首歌只是优秀的歌曲而已,并没有很深的忏悔之情和让人感动颤抖的片段,而下面的独白,则成为了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Hey, you know what paradise is? It's a lie
A fantasy we create about people and places as we'd like them to be
But you know what truth is?
It's that little baby you're holding,
And it's that man you fought with this morning,
the same one you're going to make love with tonight
That's truth, that's love
太太,您向往这样的天堂吗?您错了啊
那只是我们心中塑造的疯狂幻象罢了
但,你知道真相是什么吗?
真相就是你怀中的婴儿
和今早和你吵架的男人
那个每晚和你做 爱的男人
这就是真相
这就是爱!
(在这段独白之后,歌者描述了自己渴望的未来——梦想看起来如此真实和容易取得,但在她来说,又是那样的不真实,是啊,对于她,这样最简单的梦想也显得遥不可及。)
Sometimes I've been to crying for unborn children
that might have made me complete
But I, I took the sweet life
And never knew I'd be bitter from the sweet
I spent my life exploring the subtle whoring
that cost too much to be free
Hey lady, I've been to paradise
But I've never been to me
有时,我会想有个孩子,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
女人
纵使
这不可能存在
我似乎选了最好的生活
却没有料到命运无情的将我抛弃
我为自由牺牲了太多
太多
太太啊, 没错,我去过天堂,但,我丢了我自己

丢了我自己……
ps.
今天的图也是老绝唱那里弄下来的,也许是我第一次为邓丽君及其周边藏品拍照吧,原始照片已经找不到了,就先贴上这三张日本的纪念册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Back To My Teresa重新回到邓丽君(10)Coming Back to You邓丽君以及几位英文歌手

最近实在很懒。
也许是明天就开始五一放假的缘故,也因为这套十六篇的连载也已经过半,所以根本不着急写不完的问题,所以也不着急,慢慢想下面编出一点什么来。最近在重新听Leonard Cohen——这位我一直喜爱的歌手——的早期专辑,今天听到了那首,Coming back to you,感到歌词的意境(Cohen的歌是可以说英语歌中最有意境的了罢),很符合我最近在写的文章,于是又想动笔一下了。

Maybe I'm still hurting
I can't turn the other cheek
But you know that I still love you
It's just that I can't speak
I looked for you in everyone
And they called me on that too
I lived alone but I was only
Coming back to you

也许我现在伤痕累累
连回头的力气也已经失去
但我知道我依旧爱你
唯独,我连说话的力气也已经失去
我在人群中四处搜寻
搜寻你的踪迹
我孤独的生存
只是为了
回到你的身旁

Even in your arms I know
I'll never get it right
Even when you bend to give me
Comfort in the night
I've got to have your word on this
Or none of it is true
And all I've said was just instead of
Coming back to you

我知道,即使在你的怀抱里
我也永远不能满足
即使你屈尊弯下腰来
在黑夜里给我安抚
我需要你的誓言
即使他们都是假的
唠叨这么多
我只想
回到你的身旁。

Cohen的诗歌也许是我最爱的现代诗歌了,那种虚幻的和卑微的感觉,在西方,尤其是摇滚的时代,实在少见,他写的歌词,简直是流行乐中最美的句子,每次关注歌词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巨大的感觉,感觉被一个黑洞吸进去,爬不出来。太想让邓丽君也能反常他的代表作《Hallelujah》,那首现在被很多人认为是流行音乐史上最美的歌曲,可惜,当时并不流行。这首歌,是在后来的致敬专辑中才被发现其动听之处,而同样是我喜爱的那位Jeff Buckley的演绎,在他生前也未曾著名,在他意外过世之后,才被人所重视——天才的伟大作品,往往赶不上很好的机遇,也可以说,是命运罢。




惊喜的事情总是会发生,就像我第一次听到那首《Hot Stuff》的时候。
做梦也没有想到邓丽君会唱出这种歌曲。
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应该是高一吧,感谢万能的盗版,让我在新华书店里买到了那个所谓引进版的《邓丽君1982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一直感觉,除了原唱Donna Summer,邓丽君的演绎自然是最棒的。另一首歌曲则是在邓丽君NHK演唱会的那首《Careless Whisper》,是Groege Michael这位天才的作品,虽然删掉了高潮部分,不过其余部分依然动听。George Michael,无论他做了什么,他还是一个音乐上的天才,他的专辑并不多,大约不到十张的样子,而我也仅仅收集到了四张而已。


以前君吧和绝唱有一位网友叫做3F,是一位凤飞飞的歌迷和邓丽君的诽谤者,他一直说邓丽君的声音是“靡靡之音”之类,而且以一位台湾人的姿态来所谓的论证自己的正确。我对这位网友并没有特别的恶意,也曾经在绝唱给他发过站内信,发现这位网友并不是那么的不可理喻。不过,也许只是他听邓丽君听得太多了——他听得邓丽君肯定比君吧绝唱中大部分人听得要多,据他说,他是“从小听邓丽君长大成人”——可见曾经也是她的歌迷,但为何最后转向凤飞飞并开始攻击邓丽君呢?我感觉他的悲剧就是,他邓丽君的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一开始就错误了,然后不断在错误的路上发展,也难怪他会对邓丽君抱有意见。邓丽君,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

如果你听Hot Stuff组曲,你就会知道。
如果你听Careless Whisper,你就会知道。
邓丽君,是一个中国少见的音乐的精灵,每个重音她都懂得,只是,她缺少了勇气罢了。
如果,她在翻唱的歌曲中加大一点力度,她很可能就唱得像Diana Ross一样经典了——不知道Diana是谁的人请百度,邓丽君也曾经翻唱过她的Endless Love,是美国当时唯一能和披头士抗衡的歌手。

就像她的那首《如果我有勇气》里面写的那样,如果邓丽君有更大的勇气,突破自己,等待她的或者是巨大的成功,或者是全盘皆输。
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香港收到的评论不仅仅是赞扬,很多人说她盲目创新,很多人不欣赏她的转变,邓丽君,是不是迟疑了?
她一直在和自己说——要不要再继续改变——这个事情吧。
应该是这样吧。

但,邓丽君虽然一直活在矛盾中——她不可能像George Michael那样,每张专辑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因为,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但是,她还毫无疑问是经典的,她从来不是特别流行,也很难退出流行,就是这样,就像我最爱的《淡淡幽情》一样,散发着很淡的味道,不算特别浓艳——像Amy Winehouse的《back to black》推出时候的震惊一样——但芳香会持续下去。

突然发现,本来想写三篇完全是邓丽君英语歌曲的文章,而且自己确实也有很多话可以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就偏题了,可能我总是有好多话要说吧!和邓丽君相关的太多太多,我联想到的东西也太多。而自己一直坚持这种小文章不能超过1500字,太多了,就没有多少人能静心看完了。于是,这三篇就成为了三个四不像一样的动物。
不好意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5 收起 理由
孤愤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1 07: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ve never been to me这首歌我还真没听过邓丽君的版本,有收录在哪张唱片里么?哈,不过除了原唱,我倒是蛮喜欢黄莺莺的演绎。
猴儿的收集真是多,节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4: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Francehill


    相比于黄莺莺,我倒是更喜欢邓丽君的版本,黄莺莺的《赌徒》《雪在烧》《让爱自由》和《葬心》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专辑,其中也曾经收入了《赌徒》和《雪在烧》两张碟的台版和新加坡复刻版本,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不能接受她唱得英文歌,可能是更加偏爱原唱的缘故吧!
邓丽君的版本收录在她的1982香港无限特辑之中,并没有录音室版本,可以到网络上搜一下很好找到。

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5-1-29 03:37 , Processed in 0.02194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