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2 18: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阳: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绘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致,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然而,高阳的作品不仅在质上获得了肯定,产量更是惊人。———杨明(作家)
高阳(1926—1992),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浙江杭州人,出自杭州横河许氏望族。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后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使其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十分敬业,创作历史小说时,也常常用尺量地图,在草稿纸上演算书中人物的行程,以及事情发展所需的时间,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永远经得起读者的多方位的检验,而从不主观臆造。高阳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塔里的作家”,而是类似于从前的说书艺人,一个老百姓的代言人。通过高阳笔下的李世民、李后主、乾隆、慈禧、同治、光绪等一个个君王的政治生涯和私生活,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人的本性显露的宫闱生活,而且,还了解了从前就有的民意和今人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
高阳作品魅力还在于他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家。晚清历史,头绪纷繁,变幻莫测,高阳却能从容驾御。在一张一弛的故事叙述过程中,晚清的历史面貌自然地显现出来。读者在急欲了解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的阅读渴望中,不知不觉也熟悉了那一段史实。
高阳著述丰富,一生著作约90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描述高阳作品在华人社会的受欢迎程度。10多年前,他走完人生最后历程。友人挽联云:“文章憎命达,诗酒风流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
高阳 历史小说 (zt)
最近看了一些高阳的小说,当然仅是五本,《印心石》《凤尾香罗》《苏州格格》《李娃》《丁香花》,连他最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都没翻过,不过还是有些感想,写在这里。
看完第一本后就对高阳写历史小说的本事极为佩服。看到后来发现,写这样的历史小说,不仅需要考据功夫古文根底,还需要极强的想象力,才能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将他们一个个安排在生活情节中。他在小说中显示出来的对历史的明晰把握,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熟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对小说起承转合的周到安排,无一不是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当然,有人天生适合写小说,如果你还要跟他们抢饭碗,等于自讨没趣——高阳就属于这类人。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在我看来,高阳是“将正史当作野史写,将野史当作正史写”。改朝换代的背后,他挖掘了许多深宫秘闻,将之叙述得如同普通事件一样正常;一个小人物的一生,他却着力甚多,写出了小人物内心的悲喜忧欢——不仅是皇帝在为天下谋,一个卑贱的奴仆也有自己的爱情也在考虑自己的将来。你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许多不曾在正史里见过的人物,并发现他们一样在生活一样在思考一样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
正是他对小人物的这种细微关注,让我看到了在历史宏大叙事的背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并非皇亲国戚,并非才子佳人,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有怎样一幅历史面目。
在历史教科书和电视连续剧之外,高阳用他的想象告诉我,原来他们这样活过。
[ 本帖最后由 ff36 于 2006-10-12 18:42 编辑 ] |
-
-
01.rar
1.91 MB, 下载次数: 623,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2.rar
1.91 MB, 下载次数: 650,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3.rar
1.91 MB, 下载次数: 601,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4.rar
1.91 MB, 下载次数: 581,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5.rar
1.91 MB, 下载次数: 590,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6.rar
1.91 MB, 下载次数: 568, 下载积分: 威望 1
-
-
07.rar
1.44 MB, 下载次数: 659, 下载积分: 威望 1
|